第182章 李隆基盘点视频结束,李渊要给李建成和李世民做个了结 (第2/8页)

后,更是被李隆基用李林甫刻意打压多年,就连心爱的妻子和侧妃都被李林甫给弄死。

这种高压之下的成长环境,自然而然的就让这对父子养成了极其多疑的性格。

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身边那些表面上看起来忠心耿耿的人,什么时候就会选择背叛!

李治定了定神,继续开口道:

“况且,有安禄山这个满口忠诚的臣子在眼前,谁又能确定,接下来的郭子仪、李光弼、高仙芝等人不会是下一个安禄山呢?”

“潼关之战和邺城之战的失败,就是李隆基和李亨这对父子心中怀疑情绪的表现所在。”

“他们是真的很害怕会再度遭遇背叛,故而只能不择一切手段防止背叛,才会做出那些在外人看来无比奇怪的举动。”

听完李治的话之后,大殿之中的大唐群臣,若有所思。

李治还真没说错。

不但没说错,甚至还把真正的原因都给说了出来,入木三分!

李世民沉默片刻,缓缓点头。

“你说的是对的。”

李世民突然又叹了一口气。

“归根结底,源头还是在朕的身上。”

李隆基和李亨为啥没有安全感?就是因为大唐的皇位实在是太不稳固了。

觊觎大唐皇位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为啥会出现这种情况,源头就是李世民发动的玄武门之变。

李世民想到这里,脑海之中第一次对玄武门之变生出了后悔的情绪。

或许当年真的应该想一些别的办法来改变父皇主意,而不是直接下手杀掉李建成和李元吉。

但这种后悔的情绪,也只不过在李世民的脑海之中一闪而逝。

事情都已经发生了,也过去了那么多年,就连李渊都死了,再后悔又有什么用呢?

李世民能够做的,也只有亡羊补牢,想一些办法,争取结束大唐后代皇帝们的这种悲剧。

武媚娘被处死了,武周代唐也不会再发生了。

但,这足够了吗?

李世民觉得,还不够!

李世民表情疲惫,看了一眼长孙无忌。

“无忌啊,等散朝之后,你和老房、李绩几个去御书房,朕有事情和你们商量。”

之前在李世民脑海之中一直考虑的事情,也是时候该拿出来和宰相们讨论讨论了!

东汉世界之中,刘秀哑然良久之后才开口。

“这大唐,怎么总有一种被天谴的感觉?”

“每次一到要平定叛乱的时候,就一定会来一场大败?”

在场的东汉群臣,表情也是非常的微妙。

宋弘无语道:

“潼关之战前,臣以为这场叛乱很快就结束了。结果,这大唐把长安都丢了。”

“收复两京之后,臣又觉得叛乱该结束了。结果,大唐竟然又一次败北。”

“这大唐难道真如陛下所言,被诅咒了。”

邓禹耸了耸肩膀,苦笑道:

“被诅咒就未必,但这些大唐的皇帝们,一个个可真称不上明君啊。”

耿弇闻言,一声冷笑。

“李隆基和李亨这对父子,在论到打仗方面,简直给陛下提鞋都不配!”

刘秀的战绩,神乎其神的昆阳之战,那是史书留名。

不仅如此,刘秀在任用将领上,也是绝对的信任。

耿弇当年在征讨山东的时候,就一次次地玩起心跳,各种行险。

但刘秀知道之后,就一句话。

“耿弇,当代韩信也。其用兵如此,必有缘由。”

刘秀不但没有怀疑耿弇,还亲率大军按照耿弇的方案前往支援,最终成功平定山东。

在这个过程中,但凡刘秀对耿弇多一份猜忌,山东之战恐怕都难以获胜。

这就是一个明君的能力!

故而,别看耿弇心高气傲,即便是对宰相宋弘这样的人都不假辞色。

但唯独对刘秀这个皇帝,他是心服口服。

刘秀听着耿弇这番话,心中自然也是颇为受用,眯起眼睛笑道:

“李亨和李隆基的成长环境如此,朕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

“只不过这人啊,有时候真的跳出生长环境带来的思维定势,才能打破一切,浴火重生!”

刘秀说这番话,那是发自内心的。

刘秀生来就是领袖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