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 (第2/4页)

扶着上了另一匹温顺的马,关续亲自在前牵着马走,还嘱咐秀兰:“娘子小心坐稳。”后面赵和恩等几人则在两旁簇拥着往回走,都是一副小心翼翼的模样。

秀兰就笑道:“瞧你们一个个吓的,没事,我不怕,掉不下来。”

在几个太监的紧张兮兮中,他们终于顺利出了树林,又一路回到木屋前,秀兰在关续和赵和恩的搀扶下下了马,回到木屋里坐下,关续又和几个太监拿了毛皮铺在炕上,让秀兰累了可以躺躺。

秀兰在屋子里转了一圈,将能参观的都参观过了,觉得甚是无趣,问赵和恩:“可带了什么解闷的东西了?”她事先并没想那么多,所以也没吩咐要带什么,此时只是顺口一问。

不料赵和恩居然变出了一个包裹,里面装着最近昏君在教她看的话本,秀兰颇为惊喜,好好的夸奖了他几句,然后接过书,脱了靴子上炕,靠在炕上捧着话本开始看。

她正看《西湖三塔记》看的入迷,忽听外面似有喧哗声,一抬头见赵和恩在身旁,就问:“外面怎么了?”

赵和恩一溜小跑出去查看,很快又回来,答道:“回娘子,是北平镇守太监陆大人来了。”

“北平镇守太监?”秀兰重复了一遍,心里却在琢磨:北平?

赵和恩应道:“是。陆大人两年前奉旨往北平协理北平都司,此番却不知是为何而归。”

他话音刚落,关续从门外走了进来,秀兰看他进来就问:“外面什么事?”

关续行礼答道:“回娘子话,北平镇守太监陆鲲陆大人来见陛下,已经往林里去了,郎君恐还要一会儿才回来,娘子饿不饿?”

秀兰摇头,说道:“你再给我倒杯茶来。”等关续把茶送到她手中,又问:“北平是在哪?”

“回娘子话,出了直隶向北,过了山东就是北平治下了,距京师约两千里。”关续早已学乖,知道秀兰问话是不能不答的,就自己寻些能答的话答她。

这么说是北京?秀兰手指在书上划来划去,又问:“这么远?这一来一回可要不少时间呢。”

关续陪笑答道:“是,陆大人他们一行足足走了一个月才回到京师。”

这里还有北京,可是却不是京城,叫做北平,秀兰在心里暗暗记下,又接着看她的真人收妖。关续看她不再问话了,也松了口气,悄悄去把茶温好,以备秀兰一会儿要喝。

也不知又过了多久,直到秀兰把手里的话本翻完,皇帝也没回来,她起身穿靴去方便了一次,然后推门出去往林子里看,问关续:“怎么还没回来?”

“回娘子话,小的也不知,已经遣人去看了。您别急,先用些点心等一等?”关续在旁说道。

秀兰看没有动静,眼见快到午间,外面的太阳还有点大,只得转身回去坐下吃点心,刚坐下没多久,就有气喘吁吁的小内侍来回话:“回禀娘子,郎君说他即刻就归,请娘子宽座慢等。”

第29章 自怨自怜

等看见皇帝的时候,秀兰撅着嘴问:“这是即刻就归?”

皇帝陪着笑,伸手去牵秀兰的手,“为了追一只鹿走的远了点,回来就费了番功夫,等急了吧?是不是饿了?”催着人快去传膳,又给秀兰介绍那位刚回来的陆鲲,“这是陆鲲,早先一直在我身边伺候,去了北平两年,今日才回来。”

陆鲲比刘群振矮一些,身材中等,五官端正,给秀兰行礼也是一板一眼不打折扣,直接行了叩见大礼,倒把秀兰惊了一下,忙叫人拦着:“不用行此大礼。”

皇帝笑道:“要的要的,你安心受着就是了。”

这么一来刘群振就尴尬了,他初见面时可没有下跪行礼,但这事也没有事后补的,在心里把陆鲲好一顿埋怨,又想着什么时候得把这事找补回来。

秀兰倒并不在意,刘群振在她这里早就上了黑名单了,只是这个陆鲲她还不知底细,也没有多说话。皇帝看秀兰不自在,也就让陆鲲和刘群振出去了,两个人一起用了午膳,在木屋里休息了一个时辰,然后就启程回了西苑。

路上秀兰就打听北平的事,“听关续说北平离着京师有两千里远呢!我听着都像是要到天边儿上了。”

“哈哈哈,你这个傻姑娘,怎么就到天边儿上了?咱们大明比北平远的地方可多着呢,不说别的,就说唐明皇避难的蜀地四川,离京师就比北平多出一半去。”皇帝依旧将秀兰抱在怀里,两人同乘一骑。

秀兰故作惊奇状:“那么远呐!”又作无知状问:“那北平往北还有什么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