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部分 (第2/4页)

过的。她拾起奏折,瞟了两眼放下,说道:“凌迟也太过了吧,夏起并无谋逆之心。”

“虽无谋逆之行,可其心”皇帝想起夏起的心机,把他当傀儡玩弄于股掌间的打算,心里杀机又起,“罢了,看在他侍奉我多年的份上,让他死个痛快!”

程萧之事说出去毕竟不好听,皇帝就把这事掩了起来,反正夏起身上从来不缺光明正大的罪名,最后按照群臣给他定的罪名,判了秋后问斩,其余党羽,罪重的如陆鲲一并处斩,轻的也流放边地,其子因年小,只夺了爵赶出京城。

经此一事,皇帝对秋塘里彻底失去了兴趣,将静园里的东西收拾了一下,然后把宅子赐给了李东阳,夏起那座宅子也重新收拾了,赐给了刘健。同时平反夏起当政期间的冤假错案,许多被革职发配的官员都得到了平反,一时朝野上下人心大快。

最后唯一没被处置的仅剩章怀云。倒不是皇帝不想收拾他,而是他实在没落下什么把柄,于是皇帝也只能先放着他。

秀兰不甘心,让赵和恩跟关续想办法再查一查,没想到这两个人最后还真的挖出了内幕。那个姜斌自从认罪以后,一直关在内官监的囚室,关续跟赵和恩商量了一番,觉得此人不可能仅因害怕事情败露就出卖夏起,于是开始日夜折磨他,要从他身上挖出些有用的信息。

最后姜斌受刑不住,终于招认自己乃是受章怀云的指使,故意给程萧和她未婚夫机会相好,又在确认程萧怀孕之后出面告发夏起的。此外他还招认了一件大出众人意料的事,今科春闱,出卖考题陷害程敏政的,也是章怀云。

据姜斌招认,章怀云此举一是为了让程敏政给他的人让路,二是顺便栽赃夏起,最后这一石二鸟之计顺利奏效,让他得意了很久。

皇帝拿到口供不久,就传来了程敏政郁郁而终的消息,他心里憋了一口气,怎么想怎么觉得自己有眼无珠,看错了人,份外懊恼。最后更是不耐烦给章怀云定罪,只随便找了个罪名就把他内官监掌印太监的职位夺了,贬为奉御,将他赶去凤阳,过后不久又令人赐了一壶酒去。

接连处置了这两个大奸,秀兰觉得整个天空都开阔了起来,空气里也都是清新的气息,再没有什么东西压在胸口,让她吐不出咽不下。

回想起她初入西苑、打算顺服皇帝时立下的志向,如今已经实现了一半,就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坏。剩下的一半么,嗯,她还得好好锻炼身体,才能指望熬过皇帝比他晚死,不过现在看来,她不用等皇帝死应该就能做得上太后了。

再过个六七年,等阿鲤成年娶了媳妇,昏君甩手退位,自己不就跟着升职太后了么?

“又胡思乱想什么呢?你好歹动一动,不然就换我在上面。”躺着受用的昏君终于受不了秀兰的磨蹭,出声抗议了。

秀兰回过神,故意对皇帝抛了个媚眼,然后应道:“谨遵圣旨。”轻摆腰肢摇动了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嘿嘿,这个大结局还满意么?

第130章 相守百年

隆德二十一年春,柳枝刚抽了嫩芽,迎春花的花苞正含羞带怯陆续绽放时,一个惊人的消息就在京郊各县散播开了。

“我说,快别磨蹭了哎,再晚就来不及了,先躲到她四舅那里再说!”一个大汉粗着嗓子催促自家婆娘和女儿,“有么丝话,待选秀过后回来时再说!”

他今日进了一趟城,听见说宫里又要选秀,吓的连正事也忘了,撒腿就往家里跑,急急忙忙安排婆娘带着女儿回娘家躲一躲,等选完了再回来。

这一消息一传十十传百,不过两三天的功夫,几乎已传的人尽皆知。

“嗐,说来这也有些年不曾选秀了,我记得上一次还是己未年选了一回。”有年老的乡农就给年轻人讲旧事,“不过那一回选秀之后,皇后娘娘慈悲,还放了些年长的宫人出宫,有些人家以为这辈子都见不着的女儿,都回了家,还带回来了宫里的赏赐,有不少都找了人家出嫁了呢!”

旁边有人搭腔:“可不是么!我三舅家的表妹就是宫里放回来的,出来的时候都二十六了,瞧着却不过二十岁模样,细皮嫩肉,行事说话也与乡里那些婆娘不同,后来被我四舅许给了大财主做填房,没二年就生了个胖小子,日子过得当真不赖,我三舅一家都要仰赖这个女儿呢!”

一群听故事的人都啧啧称赞:“亏了有皇后娘娘的慈悲心肠。”

正说着,就看见里长陪着一个面白无须的中年人行了过来,众人纷纷打招呼,那里长先已听见了他们的话,此时就接着话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