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部分 (第1/4页)

“是新招进来的学匠?”采蘩看到独孤棠之家的小五也在,面露淡淡的笑容。

“今年特收了年岁小的,什么都不懂却刮噪得很。”于良往小学匠那儿走,又回头对采蘩道,“丹大人让我带他们,我得管管去。”

还好有丹大人,采蘩心想。再看于良,他一过去,小学匠们便立正安静了,挺有年长师兄的架势。不知不觉中,他也成长不少。

“纸官署跟御纸坊真是不能比。”

一句嘀咕窜进耳里,采蘩看一眼身旁的两个少年郎,是略长的那一个说的。

“为何?”她问,神情闲淡。

小师兄没在意谁问的,直望着前方,答道,“御纸坊来人,好像云上神仙下凡。纸官署一下来,却似一群麻雀。真亏得穿了这么一身好行头,浪费了。”

“我倒是喜欢纸官署更多些。”小学徒羡慕地瞧着那些少年学匠们,“御纸坊没有像我们这般年纪的,而且张大人看着凶巴巴,可那位白胡子长眉毛的老爷爷似乎很亲切。”

“那是丹大人,他——”曾经体罚左拐这样的事还是不说得好,采蘩舌头转弯,“技艺高超,对新进的匠工特别关照。”

小师兄却懂得不少,“丹大人如今已经造不了纸了,就和那个残手断脚的左拐一样。城里会造纸的都知道,现在纸官署的大匠是二流的,全然不能跟过去的辉煌相比。”看到纸官署的人快到门前,住嘴。

丹大人对采蘩点点头,走进门去;那些对采蘩而言陌生,但总在大屋里造纸的大匠们走了过去;于良带着小学匠们走过去,小五朝采蘩咧嘴笑着,脸上雀跃。望着这一切,本想驳两句的她什么都没再说,也跟进去了。世上的事,只要无关乎自身,很多时候都是雾里看花,根本不清楚真相。因此,不必强求他人眼亮。

门吱嘎吱嘎合上,阻隔了外面的热闹,顿时清凉。

丹大人他们直奔正厅,采蘩却刻意落了单,一人慢悠悠往纸坊深处逛去。千秋纸坊不大,不靠山不靠水,由三进院子组成。前院待客,中院专为抄纸后的工序,后院则作原料浸泡到煮料成浆这几道工序。屋群老旧,给人灰扑扑之感,但造纸器具的布置十分井井有条,可谓寸土不废。她只消一眼就能看出器具是新进的,和署里的一式一样。后院廊下还摆放了一圈桌椅,放着景蓝瓷的茶壶茶杯,也是官家用器。院中央架着两大口煮锅,地上堆了石灰柴木辅料和各种工具。

采蘩才想走过去看煮锅的质地和石灰的纯度,就被两个汉子拦住了。

“这是今日会场,比试没开始,谁都不能进去。”其中一个汉子说。

另一个汉子瞅她好一会儿,“你该不会就是要跟西大公子斗纸的童姑娘吧?”

“是的话,就能进去吗?”那锅是石锅?

两个汉子交换一眼。

“那就更不能进去了,否则当作弊论。”话声从后面传来。

采蘩回身一看,连忙低福,“参见公主。”

“免礼免礼,我娘不讲究这些俗套东西。”秋路就在他公主娘亲的身后,歪出脑袋来笑。

公主不理嬉皮笑脸的儿子,对仍然恭敬的采蘩道,“免礼吧。我以为你该很紧张才是,想不到这般悠闲在逛。”

采蘩直起身,淡笑不语。

秋路打不灭的气焰,又插嘴道,“她不是在逛,而是在熟悉地方呢。娘,你不是也听见了?她想混进去探究竟。”

采蘩冷眼一扫,秋路噤声。

公主看在眼里觉得好笑,但说,“童姑娘对这次比纸有几分把握?”

“回公主,采蘩今日来,不为比纸。”

秋路惊讶了,“你不来比纸,为何约斗?”

“并非采蘩约斗,只是履行承诺。”她相信师父也重诺,不会希望她借他的死而逃避。

“你既不是来比纸,那么来做什么呢?”公主也好奇了。

“我来——”采蘩略沉吟,一笑,“造纸。”

公主垂眸,片刻后唇角微勾,抬头望她,目光赏然。回答得这般纯粹。这姑娘从外到里都令人惊艳得很,难怪路儿对她另眼相看。

“既然你这么说,那我就好好看你造纸吧。”公主转身而走。

采蘩低头躬送,却没错过秋路若有所思的凝望,“和尚,还想说什么?”

一声长叹,秋路甩甩头。他的头发仍比一般男子短,只扎成直束,因而多几分年少轻狂,不羁的模样。

“我现在后悔啊!”他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