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部分 (第1/4页)

把握,他是不会轻易有所动作的。

若是真正的刺客的话杜拂日摩挲着指上韘环,微微摇头:不可能。

梦唐确实已经衰落,但皇室始终是皇室,大明宫若这样容易被刺客混进去,先前祸乱朝政的那些权阉,也不至于挟帝自重、威风多年了——关中豪门,谁家没有私下里豢养些死士暗卫?

大明宫中出现了刺客,甚至还让丰淳受了惊,要么刺客本就是邱逢祥所派,要么,就是他故意放进去的。

却不知道他为何要这么做?

杜拂日正在思索,被派去询问杜青棠的洗砚恰好回来,不等杜拂日出言,便迫不及待的禀告道:“郎君,阿郎说圣人是派了从前为东宫宿卫的袁统军袁别鹤前去保护贵主,袁别鹤另挑了五十精锐禁军士卒同去——虽然去的是别院,但终南山中还有宗圣宫,宫旁驻扎着的士卒固然不及骊山行宫,究竟也是长安左近的兵卒,所以贵主哪有那么容易被人挟持?”

——方才,于文融并采绿改头换面的敲开了玢国公府的后门,劈面就递上了公主亲笔手书,下人听说是公主手书,如今杜府不比前朝,虽然疑惑他们行踪诡异,但也不敢轻忽,只得请了人进门,复将书信送到了鹿剑园。

杜拂日上一回收过元秀的回诗,对她的笔迹自是认识,看罢信笺后一头雾水,便将于文融并采绿请到鹿剑园询问缘由,哪知采绿一开口便咄咄逼人,直言杜青棠请了探丸郎燕九怀夜入终南山中紫阁别院,意图谋害元秀公主,如今公主危在旦夕云云——元秀的书信倒没有提到杜青棠,只是表示终南山广大,猎物众多,奈何薛氏惧夏,无法陪同自己下山狩猎,听闻杜氏在终南山中也有别院,虽不在紫阁峰上,但也在圭峰山中,若杜拂日在长安无事,不妨同去终南山,也好让她请教一二。

这一主一仆,态度迥然不同,但两人的用意,都是要他前往终南山,若再深想一些,也是让他离开长安城,杜拂日心中微惊,如果元秀公主与采绿所言她们陷入危局,求助是假,目的是让自己离开长安,这是否表明杜氏将接承雷霆之怒?

元秀公主对自己箭技与书法的欣赏杜拂日心知肚明,本朝不比前朝,公主们不仅仅备受皇家宠爱,常以此干政,甚至连科举名次,也不乏朝代有公主会插上一手——譬如玄宗皇帝时,王摩诘以一曲郁轮袍得其时玄宗爱女之荐为状元,便是一个现成的例子。

哪怕是宪宗皇帝时候,杜青棠得宪宗皇帝信任,起初也还是因为永寿公主——也就是如今的玄鸿元君,与时为太子的宪宗皇帝兄妹关系极好,在宪宗皇帝面前多次提到了杜青棠,宪宗皇帝因此留意,后与杜青棠见面时,发现后者果然有大才,这才成就了前朝明君能相的佳话。

有这些长辈在前,元秀公主虽然年幼,然而爱才之心却一如前人。

当初说服宪宗皇帝处置郭家的人是杜青棠,那时候杜拂日尚且年幼,若那位贵主爱惜自己的才华,说服其兄长,让自己在杜氏倾颓前离开长安,以从中脱身,这种可能也不是没有

瞬息之间,杜拂日心念电转,不过这样也不对,元秀公主是在昌阳公主下降后第二天离开长安,前往终南山避暑,甚至没有等昌阳公主回门,她走得似乎很急,丰淳更是将自己信任的统军派去保护她的安全,虽然丰淳在继位后毫不避讳自己对这个胞妹的偏爱,但昌阳公主的下降之仪办得十分隆重,按理至少会让元秀在等昌阳回了门,再让她离开,莫非元秀公主忽然离开长安,本是丰淳的主意?

“袁别鹤?此人性情能力如何?”杜拂日问道。

洗砚撇了撇嘴角,道:“这袁别鹤是长安人氏,贫门良家子,自幼双亲丧失,由其阿姊抚养长大,生于市井,阿郎说,他性情倒是敦厚的,因不喜读书,其阿姊便典当了家中财物,送他去嵩山学艺,当初宪宗皇帝立今上为太子,因东宫侍卫空缺,从禁军中择人补充,禁军出缺,自也要招收新入之人,那时候袁别鹤的阿姊恰好出阁,袁别鹤从嵩山回长安送嫁,他的阿姊便趁机给他报上了名,此人武艺不错,选上禁军后,翌年皇家狩猎,东宫一名侍卫不慎被同伴流矢所伤,因瘸了腿,只得换人,那时候今上还小,宪宗皇帝爱子心切,便择了出身清白又武艺过人的袁别鹤补缺——此人一到东宫,倒是立刻投了今上的脾气,一再提拔,自今上登基以来,更是将他调入禁军,委以重任!阿郎说这一回护送贵主避暑,压根就是今上送他一份资历,以做他日升迁之用。”

杜拂日耐心听完,才问道:“此人除了身后外,能力如何?可堪大用?”

“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