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部分 (第1/4页)

早先却做什么不这样做?难道仅仅是因为昭贤太后反对吗?”

元秀放下了手指看向脸色剧变的薛娘子,平静道:“我想应该不是这些缘故,倒有些像是——杜家十二郎说的是真的,我的驸马先帝早就已经选了,便是杜家十二郎,听杜家十二郎说过,他这些年来在长安默默无名,很有一部分的原因是先帝担心他如崔风物一般因风头太劲,被其他姊妹看中,到时候若是姊妹争夫可就不好了。我想另一部分原因当是来自于杜青棠,毕竟以臣逆君,虽然他手段了得,却也未必没有输的可能,到了那时候,一个声名不著的杜十二郎,也可以用金蝉脱窍之计脱了身去,为杜家五房存下香火,若是杜家十二郎在长安早已是声名赫赫,那样的话想要脱身远遁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同样的,先帝当初准备了那样一道遗诏,固然是为了大局,但我究竟是他亲生之女,他到底还是要为我考虑些的,故此才叮嘱了昭贤太后,令其抚养我时尽量让我少与外男接触,我想王子瑕虽然因为昭贤太后的缘故时常入宫与我照面,然我对他并无他意,若不然,恐怕只流露些许,他怕是连长安都不能待了。”元秀慢慢道,“这样拘在深宫里面心中并无一人,到了及笄之岁,哪怕先前并未见过杜十二郎,总也比先恋上了其他人,最后被迫下降于杜十二的好而若是跟随大娘你学习弓马,恐怕喜动之后,昭贤太后想拘也拘我不住,届时若与瞧中了其他郎君,成就怨偶五哥的心思,先帝可未必猜不到!”

她说的有理有据,薛娘子到底只得长叹一声,道:“不错!”

元秀抿起嘴,沉默了半晌才道:“为何此事早先不告诉我?”

“先帝想得倒是容易!”薛娘子惨然一笑,摇着头道,“你方才揣测得都对,只是还漏了一点,你难道没发现你与杜家十二郎都是一般长大?幼年时被拘在深宅内院之中,不能轻易与他人往来,然又受尽了宠爱。当然他究竟是郎君,与外人接触还要比你多一些有道是志趣相投,你在观澜楼上头一回见到了杜十二时是否印象便很好?早先,你才出生时,五郎被立为太子未多久,先帝其实就已经做了这个决定,那时候杜十二也不过两三岁,文华太后不放心,就曾特特召他入宫见过,那时候他年纪还小,也看不出什么端倪,但相貌是很得文华太后喜欢的,想着杜青棠膝下无子,必定是要仔细教养了他,文华太后一半放心一半担心,自此便派着人留意他——可是后来,闹出了平津公主要与驸马郑敛和离之事,当时宪宗皇帝深为震怒,可平津公主跪在了紫宸殿上哭着说驸马虽无过错,但却并不恋慕她,夫妻之间只得敬畏而无怜爱,如此不若改嫁他人文华太后便存下了担忧,惟恐你长大之后与杜十二不投缘,生生的成了怨偶!”

“所以先帝原本是打算当时便下达赐婚之旨的,却因文华太后的忧虑所止。”薛娘子叹了口气,“后来文华太后难产而亡,郭杜仇恨既结,她临终前请求宪宗皇帝不要让你步上平津公主的后尘,宪宗皇帝又知道五郎对文华太后极为依恋,这才有了将这道赐婚之旨留给五郎来颁发、以此让五郎彰显气度,也是收买杜氏之心的用意,此外文华太后与宪宗皇帝究竟是少年夫妻,太后临终前一直挂念着五郎、你及茂王,茂王三日后夭折,宪宗皇帝也是极为痛心的另外平津公主改降韦坦后,宪宗皇帝虽然替她善了后,到底心里惋惜,自然也不愿意你被委屈了,私下里便让昭贤太后与杜青棠将你们两人教养之法弄得相似一些,又暗中叮嘱尽量少接触异性,免得旁生枝节”薛娘子讥诮一笑,“都说郭杜乃是仇家,其实我倒与九娘想的是一样,若是没有宪宗皇帝首肯,若是宪宗皇帝对文华太后当真情深如当年太宗皇帝对文德皇后那样,杜青棠再怎么力谏又如何能够叫郭家如此庞大的一族就此灰飞烟灭?真是可笑!”

“我自然是不喜欢宪宗皇帝的,但却不能否认他确实是个英主,另外,因着政事繁忙,他对膝下子女总是难免厚此薄彼可他若能做到,却也是尽力疼爱每个子嗣,譬如当初为平津公主择郑敛,又为她授郑敛爵位,就是昌阳公主,你以为崔风物与李家十娘子的事情能瞒得过他么?恐怕崔风物早就被宪宗亲自敲打过,这才肯与那李家娘子疏远了!到了你这里,他固然想要拿你联姻,却也是尽了力在保证联姻的情况下为你想的。”薛娘子淡淡的道,“作为君父,宪宗皇帝已经尽己所能,所以我知道,九娘你不因郭家怨恨杜家,是因为你也知道,当初覆灭郭家,本就是你的父皇之意!杜青棠不过是替着他说了出来又坚持到底,好成全他仁君的名声罢了!那是你的生身之父,也为了你殚精竭虑,你一生荣华尊贵皆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