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部分 (第1/4页)

太子也没想到不过是劝一句,就惹来了这么多的话,跪在地上痛哭流涕的磕头:“皇阿玛,儿臣对皇阿玛的孝心日月可鉴,天地可表,儿臣根本就没有鞭笞谁,都是那些见不得儿臣好的故意栽赃给儿臣的,皇阿玛一定要明鉴啊!”

十四看了一眼跪在地上早没了往昔风光的太子,勾着嘴角嘲讽一笑:“太子说的这可是话里有话,谁还敢陷害太子,太子没有害十八弟就很好了。”

大阿哥看了一眼十四,眼里的光华一闪而过。

太子一僵,咬牙道:“十四弟这是什么话?口说无凭,拿不出证据就是凭空诬陷!”

康熙的脸色越发不好,他看了看地上的太子,显然已经将十四说的话信了几分,他深恨儿子的不争气,却又前所未有的觉得无奈,就是鳌拜当权,三藩叛乱的时候他都未曾有过这样深深的无奈,或者他真的已经老了,已经不足够跟这些逐渐强大起来的儿子们力拼,难道他还要因为一个重病的儿子去打杀另一个宠爱教养了多年的儿子。

他疲惫的挥了挥手:“下去,都下去。”

后头十五几个应了一声当时就行礼下去,大阿哥几个顿了顿才退下,太子出了帐篷接过太监手里的帕子将脸上的泪痕擦掉,路过十四身边的时候看了一眼,眼睛钩子一样的厉:“你最好祈祷日后不会落在孤的手里。”

十四轻蔑的笑了一声:“怕你,爷就不是好汉!”

太子风头最盛的那几年十四还小感受不深,太子渐渐夹着尾巴做人的时候十四懂了事,也因此他从未真正的将太子当回事,太子扭曲着脸笑了笑,大步走远。

都不想让他好过,那谁都别想过好!

十三若有所思的看了几眼十四,多少还是佩服他这胆量的,他在太子手下久了,可不敢当面说出这样的话。

阿哥们都退了下去,李德全忙给康熙端了一碗参茶:“皇上润润嗓子。”

康熙摆了摆手,并没有接:“朕记得四贝勒当时病重,四贝勒说是他的西侧福晋施针治好的?”

李德全应了一声:“奴才记得,当时太医也没有看出来垂泪兰的问题,还是西侧福晋看了出来,太医束手无策,西侧福晋施针又辅以药膳才治好了四贝勒。”

康熙起身在地上走了两步,回身不容置疑的吩咐李德全:“快马加鞭回京,务必将四贝勒府上西林觉罗氏带过来!”

“喳!”

67

天空才刚刚泛起鱼肚白;启明星还没有落下;寂静的四野连鸟叫声都听不见;宽阔的官道上却由远及近传来了急促的马蹄声;大约是二十几人的一支队伍,为首的男子穿着貂皮大氅,神情冷峻;偶尔瞥向怀里的人时才露出几点柔和,又明亮的恰如天边的启明星。

康熙的旨意一到京城;纳穆就被送进了德妃的宫里;胤禛二话不说带了殊兰和侍卫,骑着马就起程,每到一处驿站换了马匹最多也就是补充点干粮和水休息一个时辰;接下来就赶路;殊兰反身骑在马背上,胤禛用布将殊兰跟自己绑在一起,又用大氅将她密密的裹住,就算是睡着了也不用担心掉下马去。

殊兰睡了一两个时辰就被颠了起来,胤禛的身上很暖和靠着坚实又安全,她在胤禛的怀里打了个哈欠迷迷糊糊的问:“快到了吗?”

胤禛也只勉强听见:“晌午的时候就能到皇上的驻地。”

殊兰心里一松,搂着胤禛的腰身在他胸前下意识的蹭了蹭,又放心的睡了过去。

胤禛嗅到一股若有似无的幽香,连疲惫都少了一些似的,又朝着马身上甩了一鞭子,在快一点,等到了地方她就可以不用受这旅途的颠簸了。

殊兰就是下了马还觉得在马背上一般上下颠簸着,腿脚都有些发软,胤禛想起她大腿内侧不知道磨破了多少次,心疼的握了握她的手,七八天没有好好洗漱,殊兰想着要换件衣裳稍微洗漱一下在去见康熙,李德全急得直跺脚:“哎呦,侧福晋,人命关天的时候,哪有时间顾忌这些,赶紧随奴才去见皇上吧!”

闻讯赶来接胤禛的几个阿哥们,也只是看了个殊兰的背影,虽说是听说了皇上召见,但并不清楚其中缘故,十四仗着跟胤禛是亲兄弟,拉着胤禛道:“四哥,辛苦了!皇阿玛这么着急的把你叫过来,到底是为的什么事?”

十三推开十四:“还有没有眼色,不知道四哥是怎么来的?”

他攀着胤禛的脖子:“走,四哥,先到弟弟那洗一洗,在换件干净的衣裳,估计皇阿玛一会就要见你了。”

胤禛点了点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