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部分 (第2/4页)

这份报告感到不可思议,他的中文虽好,但是将这份报告看了几次才看懂,维克多一直认为自己对于这篇报告的理解是错误的。

而吴进山对于这篇报告非常的满意,让陆康立即将这份报告送到发改委去,并且还令送了一份到《人民日报》,而且是以吴进山自己的名义。

而陆康拍摄的宣传片,则送到了CCTV的焦点访谈栏目组。

宣传片主要是拍摄的乡政府的工作人员是如何来和乡民们进行交流的,比如说薛一氓孜孜不倦的为乡下老农讲解兴隆乡的改革理论只是一部分,其中还有邵乡长召开什么党的群众路线专题会,还有乡政府的秘书钱艳丽亲切的将各种各样的传单发放进乡民们的手中这样的画面

虽然单单以DV所拍摄的画面,要上焦点访谈这样的电视节目不太可能,但是吴进山知道,一旦兴隆模式在中国传唱开来,中央台的记者迟早会来兴隆乡的,到了那个时候,就不怕没有人帮忙宣传了,因为中央台的记者,可是比陆康还要会作假的人!

当一切都结束之后,吴进山看着有一些闷闷不乐的薛一氓,问道:“薛师父,对于这篇报告,你难道不满意。”

“不,我很满意。”

薛一氓的这句话没有说全,他所满意的,只是这篇报告所能够起到的效果,而并非是其中表达的形式。

如果再晚几个月来这里,等到改革的成果都出来了,说不定就不会是这么回事了

但是转念一想,如果真是如此,只怕吴进山和陆康会用更夸张的数据来写报告了!

吴进山自然也看出了薛一氓心中的郁闷,便道:“薛师父,你可不要认为这是一件违心的事!至少在我的心目中,你的改革理论是迟早会成功的,那么既然会成功,我提前夸奖一下又如何?”

作为发改委的高官,吴进山自然善于夸大其词,不过这一次的夸大其词,却是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的,所有的一切,都是源于他对于薛一氓的信任——绝对的信任!(未完待续。)

第286章 真相

《人民日报》足足用了一个版面来刊登陆康的文章,这也令兴隆乡的新农村建设很快的为世人所知。

这也成为了政策的风向标,随后央视焦点访谈栏目的记者就来到了兴隆乡,虽然他们摄取新闻素材的手段和陆康差不了多少,但是其目的,都是为了大力的颂扬兴隆乡的新农村建设。

再然后,吴进山所在的发改委农经司就开始呼吁学习“兴隆模式”了,只要打着学习的口号,就差不多能够将政策贯彻下去了。

所有的一切,都是在薛一氓并不太了解的情况下发生的,都是吴进山暗中操纵的,不过他的目的,却是传递正能量。

中央随后就拟定了三个试点的乡镇,来试验“兴隆模式”,这也是薛一氓所期待的最好的结果,没有想到这么快就实现了!

“干得不错呢!”

当薛一氓只身一人来到黄星局长的家里面作客的时候,黄局长不由得感叹道。

薛一氓自己,对于自己的新农村建设改革方案能够如此快的施行,也是始料未及的,要不是吴进山司长在这里面出力,还不知道这个改革方案推向全国会等到什么时候?

而吴进山将兴隆模式称为“兴隆乡全体乡民智慧的结晶”,也就是说,这件事情的功劳,并没有挂在薛一氓的头上,而是给了兴隆乡的乡政府。

对于这一点,胡佳感到非常的不满,但是薛一氓却觉得无所谓,只要祖国能够繁荣和富强,那么自己的名声如何,都无所谓。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原因,就是吴进山不想让薛一氓太过于招摇!

因为薛一氓的仇家已经盯上他了,如果薛一氓再展现出过人的能力,那么薛一氓的仇家就会视薛一氓为眼中钉,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这样的话,年纪轻轻的薛一氓哪里还有安身的日子?

“已经超出我的演算了。”

薛一氓坦然的说道,在他的料想之中,兴隆乡的改革成果至少要在半年之后才能够初现,而要等到国家认同自己的改革方案,那就会等上更长的时间。

若不是自己机缘巧合的认识了吴进山,吴进山也不会为了薛一氓大做虚假文章,凡事添油加醋,这才惹来了中央的目光!

更加令薛一氓感到不可思议的是,给予自己莫大帮助的吴进山,竟然会是一位名正言顺坦承自己是贪官的人,这令薛一氓对于中国的官场多少有了一点心得认识。

——那就是贪官也分不同的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