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部分 (第2/4页)

薛一氓只感到一阵闷热,他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按理说,薛一氓也到过不少的国家了,可是无论是俄罗斯还是西欧,薛一氓对于那里的气候,都是能够极快的适应的。

但是伊拉克的气候却不一样,闷热、干燥,空气中没有多少水分,作为演算型的足球教练,薛一氓自然知道这样的气候代表着什么。

对于来自东亚的球员们来说,到千里迢迢的西亚来比赛,是根本就无法达到最佳的状态的!

难怪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队就一直害怕在西亚的土地上比赛,无论是沙特阿拉伯还是伊朗,无论是阿联酋还是巴林,只要是在这片土地上客场作战,中国队的胜率都是极低的。

因此西亚的球场,都被媒体们誉为“魔鬼主场”,相比之下,中国队在迎战其它国家的球队时,所采用的高原主场,对于客队的威慑力,却远远没有达到这样的效果

虽然这支国家队在中国境内所受到的关注度极高,但是一到了巴格达,却鲜有伊拉克的记者来关注这支中国队。

一来是因为伊拉克正处于战后的恢复期,国家的重点不在体育运动上,二来是中国这样的球队,还不值得伊拉克的记者们大肆的报道。

和伊拉克的记者不一样,国内的许多媒体,都派了记者过来,他们对着薛一氓以及国家队的队员们一阵猛拍,其声势,比起伊拉克的记者们来,可要大得多了。

作为国家队的主教练,薛一氓显得很沉默,他慢慢的走出了机场,然后上了前来接客的大巴车。

薛一氓的眼睛,一直看着窗外,这座城市,显然是给薛一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你还在担心着比赛的事情?”

作为薛一氓的专属记者,作为薛一氓身边的呢欧阳芳小心翼翼的询问,她可是非常相信薛一氓的执教能力的,仅仅是气候原因的话,还不至于让薛一氓摆出那样的表情。

然而薛一氓所说的话,却大出欧阳芳记者的预料。

“我不是在担心气候的问题,这里的气候条件虽然不好,但是伊拉克的队员们和我们的队员们同样是人,是人的话,就没有适应不了的气候,我会在第一时间演算出球队的训练方案,让队员们尽快适应这里的气候。”

对于薛一氓来说,球场的环境对于自己的球队时根本没有影响的,只要经过了演算,客场也会变为主场的。

而真正令薛一氓感慨的,却是另一件事情。

“这里的残垣断壁,让我感慨良多!这里是伊拉克的首都,按理说应该是最繁华的城市,但是这里却到处是废墟,一看就知道是经过了战争的摧残的城市,在战争中,一定死了许许多多的人,许多的小孩从此成为了孤儿,许多的人也失去了生命。”

“战争?薛一氓先生,你竟然在感慨战争的事情。”

欧阳芳感到不可思议,作为国家足球队的主教练,薛一氓竟然在感慨着一些和足球不太相干的东西。

不过既然是薛一氓的想法的话,欧阳芳也想如此的记录下来,于是她仔细的凝听着薛一氓所说的话。

“我在想,要是这个世界上没有战争多好!只要没有战争,人们就不会死于非命,就不会流离失所,可是,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战争呢?我想,大概是出自于利益之争,又或者是宗教的差异,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无法沟通,这才是造成了战争的主要原因。

那么,要杜绝战争,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做呢?国与国之间,是有一个调和度的,超过了这个调和度,两个国家之间就会爆发战争。我觉得,能够将全世界的国家都纳入到一个巨大的模型当中,然后用这个模型的演算结果,来决定国际关系和外交,这样,就能够将调和度控制在能够接受的范围内,让所有的战胜都不再发生!”

“你在说什么啊薛一氓先生”

欧阳芳原本是想将薛一氓所说的话给记录下来的,但是无奈的是,薛一氓所说的话,她竟然完全听不懂。

什么调和度,什么巨大的模型??

既然听不懂,欧阳芳也就不能够囫囵吞枣的进行报道了,自己都无法理解,更不用说是添油加醋了!

这也难怪,因为薛一氓所说的这些东西,都是来自于未来的历史学里面的知识,关于调和度,薛一氓在给伊藤兄妹讲解历史的时候,也曾经讲解过,当时他可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让两兄妹能够勉强理解的。

可是对于这位对于历史不太懂的女记者来说,关于调和度的事,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