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 (第2/4页)

六房嫡子,当初崔六郎执意要娶了一个出身小户的女子,崔氏族老坚决不同意,那位夫人嫁入崔氏第一年便生下他,第二年便撒手归西了,至死都未能拜宗祠,崔六郎在五年之后也郁郁而终,之后桑辰便被送回了母亲娘家,不过近几年崔氏已经将他的名字写入族谱。“冉云生解释道。

“他很有名么?”冉颜不禁唏嘘,想来也是因为桑辰闯出了不小的名声,所以才会被那样高门大族接受。

冉云生点点头,“他贞观六年参加科举,不举夺魁,中得明经科状元,当时虞世南和其他几位大儒都争着收他为徒,争得满成风雨,最终皇上一句话,让他入太学念书,待满十六岁便委以官职,贞观七年,他又参加进士科考试,得了状元,哦,对了,当年萧颂还在他之下得了第二名呢!贞观八年,他又报考了进士科,依旧得了状元。贞观九年,报的是明经科,还是榜首,贞观九年,又报了进士科皇上得知此事,一气之下,让人把他的卷子拿扔了。”

萧颂那样气势强大的高官也曾在他之下?不过,同是一科进士,怎么气质差距如此天壤之别?

冉颜愣了愣神,却又听冉云生道,“贞观九年他正好是十六岁,任太常博士之职,这个职务的品级不高,却十分清要,但他只在任上呆了半年,便辞官,朝廷怕他继续参加科举,便下令,但凡以后发现桑辰报名,都不加入评分,不过自此之后他倒是没有再参加科举,而是不知所踪。”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五十岁考中进士还算是年轻有为,可见这个进士科多么难考,可是此人却当做家常便饭,冉云生说的这个人真是桑辰?

冉颜从那只二兔身上全然没有看出任何少年天才的气质,但听着这做事方式,又好像是他无疑,不禁问道,“会不会认错人了?”

“应当不会!我曾在他所作的《科举通略》上面看见过一幅肖像画,乃是工部侍郎阎立本之女所绘,是他十六岁时的模样,与现在有几分相似。”冉云生笃定道。

冉颜道,“《科举通略》是什么?”

“说到这本书,真真是旷世之作!”冉云生绝美的容颜上,满是钦佩。

“他在这本书中指出科举的弊端,以及应对各科考试的办法,还分析了每个监考官的喜好,以及针对每个监考官的喜好,作了不同的范文。另外还将满朝可能作为监考官的文官逐一分析了一遍,因此这本书被士子们奉为典籍。”冉云生神色激动,末了还补充一句,“那些范文,风格有绮丽,有的剑走偏锋,有的言辞犀利,有的厚重沉稳,有些守中端正,但篇篇都是佳作。”

冉颜嘴角一抽,“这还真像他能做出来的事。”

冉颜说着,心里也对桑辰这样传奇的经历产生几分好奇,随手打开他送过来的布包,看见其中的东西,当下脸色一黑,立刻想拿着布包里面的这块澄泥砚到桑辰面前,把它砸在他脸上。

“是兰花澄泥砚!”冉云生惊讶的伸手端起那方砚台,目光中露出赞叹。

“十哥若是喜欢,不妨拿去,反正我屋里还有三四个。”冉颜声音平平的道,“他送礼从来只送这个。”

“这”冉云生将砚台放回布包中,道,“这是七夕礼,我怎么能拿,阿颜将其它的给我一个吧。”

“就拿这个吧,反正也没什么不同。”冉颜道。

两人并肩朝院子中去,邢娘早已等在院门口,蹲身给冉云生见了礼,起身看见冉颜披散的头发,和换过的衣物,急声问道,“娘子这是怎么了?出了何事?”

“无需担心,只是一些小事而已,有十哥在,能出什么事。”冉颜道。

邢娘点了点头,引着冉颜进院子。

冉云生走了一步,便顿住脚步道,“夜色深了,我先回去,明日再过来。”

“这么晚了,十哥不如在庄子上住下吧。”冉颜回身道。

邢娘附和道,“隔壁的院子是前日收拾好的,虽比不上府中,也还舒适,深夜行路不大安全,十郎不如住下。”

冉云生面上绽开一抹明艳的笑容,“好,我派护卫回去说一声。”

冉颜见冉云生如此欢喜,心情也很好,唇微微弯起。

“冉娘子。”一个魁梧的身影站在内道门内,冲冉颜叉手道,“府衙根据娘子的提示,在殷府内搜到了凶器来源,已经抓住凶手,某这就要收队回衙。”

这人是队正杨勇,冉颜对这个长得满脸正气的汉子印象不错。

“凶手?”冉颜不禁问道,“是谁?”

杨勇迟疑了一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