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部分 (第2/4页)

死。

“事关我萧氏一门荣辱,我晨间阻止族中把春来移交官府时,父亲和族长都轻易准了,想来也是猜到了事情背后的关系。”萧颂往靠背上倚了倚,端起茶盏轻抿了一口,才道,“此事也不见得抹不平,关键是要看东阳夫人的态度。”

萧家人一直秉承祖训,不会姑息萧十一,但他可能不过是被打上几板子,跪几天几夜祠堂,但春来是要被杖杀的。

投毒之事暂且略过不提,萧十一和春来私会已成事实,萧璄在祠堂中一番冠冕堂皇的话已经泼出去,不罚不可能,但春来的生死,还有商量的余地。

“郎君,夫人。”晚绿在门外道。

“何事?”冉颜问道。

晚绿道,“族长命人来通知晚间处置十一郎和春来,倘若郎君有时间,可去做个见证。”

若是有时间,可去做个见证。也就是说可去可不去了?

萧颂让晚绿去回话,就说“知道了”,也不曾说去或不去。

太夫人下葬之后,萧颂比之前轻松了许多。过午之后,冉颜为了转移注意力,不让自己总想冉云生的事情,便亲自在院子把兰花摆出来阴干,萧颂就坐在她对面品茶,享受这几日难得的清闲日子。

可是偏偏有人不愿让他闲着,才坐了不到一盏茶,就有侍婢来禀道,萧十郎来了。

萧颂令人请他进来。

萧铉之仿佛一夜之间憔悴了,眉心都已经皱出了一条浅浅的沟,薄唇时时刻刻的微微抿着,与萧颂容貌有几分相似,却比他柔和许多。

“九哥,九嫂。”萧铉之声音干哑。

萧颂微微颌首,沉声道,“进来吧。”

萧铉之向冉颜施了一礼,便随着萧颂进了厅内。

而萧府的另一边,满院的修竹随着微风沙沙作响,让本就不大的小院里平添了几分清幽之意,廊上坐着一个素衣妇人,眉若远山,眸含秋水,只是面色有些苍白。

她面前摆放着几盆翠绿的茱萸,尚且未到花季,但看着这样茂盛的样子,便知待到秋日便会开出美丽的花。而她正在细细的修剪那茱萸多余的枝叶。

“夫人,十郎去了九郎那里。”一个身着灰色襦裙的中年妇人在廊下垂首道。

东阳夫人手中的动作顿了两息,便又继续修剪,那模样与之前没有任何变化,久久,见妇人还未曾离开,才道淡淡道,“随他去吧。”

灰衣妇人应了一声,便退了,但是心中不由叹气,亲生儿子有事情宁愿去求关系向来不亲厚的兄长,也不愿求她这个母亲,不是很悲哀吗?但奈何,东阳夫人丝毫不在乎。

妇人走后,东阳夫人修剪动作渐渐缓了下来,静坐了许久,微风乍柔,伴随着竹叶沙沙声,她轻轻嗤笑一声,不知是自嘲抑或嘲笑萧铉之。

第337章萧铉之

萧颂跪坐在主座上,沉默了片刻,道,“是为了春来。”

萧铉之满脸窘迫,萧颂见状笑道,“有什么好害臊的,你我年岁相差不大,却都未曾娶亲,兄长理解你。”

萧铉之曾经有过一个未婚妻,还是从小指腹为婚的,但经过隋末大乱,与对方没了音讯,但既然有了婚约,萧氏又向来守信,所以便不曾给他说亲事。

这转眼已经是二十几年,就前两年族里才觉得等了这许多年已经仁义尽致,总不能荒废一辈子,方请人说媒。

可萧铉之乃是西梁后主之子,即便梁国灭了,他血统还是十分尊贵,不过也仅仅只是血统而已,嫡长房已然势弱,真正尊贵的门阀不大愿意将嫡女嫁过来,一般的士族出身的女子,族中又看不上,所以才一直耽搁到现在。

萧铉之的脸色稍稍缓和了些,羞赧的一笑,旋即又敛容向萧颂施礼,“晚间处置春来,恳请九哥为她说几句话。”

萧铉之恭恭敬敬的做了一长揖,萧颂略略斟酌,便爽快答应,“自家兄弟,说上几句话又有何难,只不过,春来犯下此事,即便不死也会被逐出家门,你与她,终究”

萧铉之神色微有黯然,“只要她活着便好。”

“嗯。”萧颂略想了一下,看似随意的道,“这也不是问题,只要春来能等,待一年孝期以后,或参加科举,或寻个外放的官职,倒也能相守。”

萧铉之之前只想着春来能活,却还不曾想的这样长远,此刻听萧颂如此一说,觉得果真只有这一条路可以走,“多谢九哥指点。”

“呵!”萧颂连忙阻止他道,“你可别往我身上推功劳,我也不过随口一说,倘若你在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