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部分 (第2/4页)

舅带李谦、陶醉二人率军十万扶睿王灵柩即刻回天衢,八百里加急,令荣亲王服孝,亲迎出天衢百里开外。”

甄彧听了这话,才得以明悉,忙应声退出大帐去:“是,属下告退。”

甄彧退出大帐去后,胤泽红着眼眶,轻轻叹出一口气来,兀自呢喃:“座座坟头飘箔纸,累累白骨筑长城。

皇爷爷,胤泽的江山,就是靠这些白骨委地无人收的将士们,一点一点堆砌起来的,自古王霸雄图,英雄逐鹿,少不了抛头颅,洒热血,胤泽自不得免俗。

然胤泽虽有满腔的抱负,却也害怕战争,害怕牺牲。朕每每派出兵士打仗,也会似天衢的父老乡亲一样,翘首盼着他们毫发无损地回来,可如今,胤泽却连四叔都失了,胤泽有何颜面回去见淑妃啊。”

便算同生共死了

白茫茫的雪地里,十多万人的队伍,仪仗齐整,阵势恢宏。

全军之中,上至大将军,下至小甲兵,将士们个个以素带系腰,白绫缠槊,巍然挺立于天地之间。

肃静恭谨,整装待发。

昔日的国舅,今时的上将,既位尊国舅又官居大将军的凌风,白铠之外还穿了一身的缟素,立在一旁,睇着几步开外,睿王明轩停在军阵之中的硕大棺椁,双眸微濡。

沉寂半晌,仍是一言不发。

旋即,只听得身边的太傅牧庸,清清地叹出一口气来,“稚子无知,娇妻倚门,睿王就这么撒手一走了之,可怜了淑妃望穿秋水,盼回来的,却是冰冷的灵柩

半生夫妻长别离,从此,苍凉满目泪沾衣。”

说得凌风忍不住眼泪簌簌而下,一张坚毅的脸上却是一片平静。

沉吟片刻,凌风忽而开言道:“太傅,凌风这就送睿王回天衢去了,冰冰,冰冰就交给太傅了,烦请太傅代凌风悉心关照,早晚看护。”

他便是自己留在这里,胤泽也不肯他见一见冰清,他也只能够拜托太傅了,也只有拜托太傅才能叫他感觉心安。

牧庸点点头,移目凌风道:“凌风且放心回天衢等着,相信皇后不日痊愈了,很快就能同陛下一起回去了。”

可这样宽心的话,凌风听了非但不觉得欢喜,反而见得脸色愈发阴沉了下来,闷闷地不再搭话。

“四哥?!”

忽听得一个喑哑的声音,清清响起。

牧庸和凌风一齐将目光一转,但见不远处披麻戴孝的明锐,涨红了一双眼睛,拖着沉沉的步子,一步一步,慢慢地走到明轩的灵柩之前去。

无色紧随在明锐身后,看着他在灵柩前默默无话地站定,忽而,噗通一声就重重地跪倒在地。

“四哥,明锐来了,明锐在这里。

四哥,明锐对不起你,明锐胸无大志,自私任性,只想着自己受了多少委屈,只想着自己如何称心快意,从来不懂得要为天衢,为父皇,为四哥分忧,反而,反而处处累四哥为明锐操心。

如今,如今四哥你不在了,也再没有人会像四哥你一样疼着明锐,宠着明锐,管着明锐了

明锐与四哥落地为兄弟,是前世修来的福分,今恸失兄长,缘断福尽,而明锐无转圜之力,无丈夫之为,也只能在你灵前哭上一哭,跪上一跪。

四哥,明锐与四哥,此生不能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最后一句话可把无色骇得不轻,无色看明锐说完就决然起身,赶忙抢步上前就一把将明锐牢牢抱住,一面嘶声喊着:“明王不可啊,明王可不能想不开啊!明王!”

无色这一吼,牧庸、凌风和李谦、陶醉、怒刀四人纷纷聚拢过来

明王也去偷过?

“明王,你不能想不开啊,你万万不能想不开啊!”

无色这么一吼,引得站在几步开外静静观望的牧庸、凌风、李谦、陶醉、甄彧等人和怒刀四兄弟纷纷聚拢过来。

其他人都不知该说什么好,惟独牧庸呐呐启口:“明锐?”

明锐移目忧虑满满,愁哀漫漫的太傅,只平平静静地说了一句:“太傅,明锐想,想再看我四哥一眼。”

言下之意,就是想要开棺。

可若要开棺,必定惊扰亡灵,如何妥当。

牧庸因此而一时接不上话来,众人也为这样的要求而感到颇有为难。

明锐泪眼迷蒙,颤声乞道:“就一眼,成吗?”

牧庸不好回绝:“明锐”

明锐坚定非常地续道:“明锐乃是天衢堂堂的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