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 (第1/4页)

小林在一旁介绍建筑结构和材料。

正屋是不能参观;那着些房间可以看看吧?

老乐带他看了一间四个孩子的房间;推进门;整齐划一的叠被;给了他很深的印象;这么干净的下人房。房间里可以用窗明几净来形容。连看了两间;都一样的摆设;一样的整齐。

袁先生注意到;唯一不同的地方是每张床头的墙上贴着一张画;这张画是中国画法的;但是西洋的挂法;画直接镶在木框里。贴挂在墙上。都是动物画。袁先生一眼能认出这是狐狸;那是小狗;驴子。。。但这些动物和以往见过的很不一样。

象什么呢?袁先生沈吟着;有点象小孩。

老乐见袁先生看着这些画;笑着说;〃这是童画。〃

〃童画?〃袁先生问道。

〃可不是吗;这是小孩给小孩们画的像;那张小驴是说那个孩子有点憨犟;牛的这孩子很勤劳。狐狸当然是有点狡猾了。〃

袁先生来前;小林介绍过华家的;他也知道有一群流浪儿被招安了。看见这些画;他笑了;这不就是主人给下人起了个外号吗?

〃这些孩子乐意啊?〃

老乐笑道;〃怎么不乐意;吵着让几位少爷给他们画;没画到才不乐意。〃连天香都吵着要呐。

家里的孩子们都喜欢这样的画;老乐指着走廊里挂着的一组画;那幅画是同样的画风;画着三只狐狸拿着一个空鸟笼骗一只狼手里的金元宝。连小林看见都大笑了。

老乐进一步做解释;〃我们家奶奶说;有童趣的人才看得懂童画。〃

〃童趣?〃袁先生被这词饶晕了。这是哪一国的语言?

〃是的;我们家奶奶说;每一个人小的时候都有童趣;长大了;我们就把这些忘记了;多和孩子们在一起;就又能记起一些。〃

〃你们奶奶真是有趣。〃

小林笑这说;〃那是当然;身边有那么多孩子;记得的童趣肯定比旁人多。〃

正厅是用中国古典设计;花厅就用了西洋风格。

房间里以一个大方茶几为中心;围着一圈三人沙发;双人沙发;单人沙发;和几张形状不一的小茶几。这种棕丝的沙发比现代沙发要硬;但相比古代的椅子;且要软了。沙发上还放着软胖的靠垫;里面装着羽毛。靠着墙的沙发上面是几副西洋画;画的都是瓶或罐里插着花;旁边在有些水果什么的。其实就是静物画。

小林见袁先生凝视着那画;对他解释道;〃这是油画的里面画的是玫瑰花;百合花;郁金香;雏菊;勿忘侬;紫罗兰;风信子和满天星。这都是西洋人喜欢的花卉。这些是洋人画的。〃他指着那些弯弯曲曲的签名。

袁先生看着这些美丽的写真;〃这家主人好象和洋人有来往。〃突然想到小林的身份;不禁有些尴尬。

小林不以为然;〃他们家在京城时和西洋人做邻居。来到苏州又住在神堂旁边;过去他们和安托尼神父走得很近。他们家小孩喜欢西洋的东西。你看那边的橱架上。〃小林指着房间中的博古架。屋角的洋式柜上放着西洋坐钟。矮橱上各放了一只精致的西洋大帆船模型;墙角的圆几上放着一只陈旧的天球仪。

这间花厅是两间房间打通的;外面这间还放了张桌子;上面放了套茶具。旁边放着小点的几;上放着一个盛水盆;旁面立着一个浇水壶。这是一套欧洲风格的洗手器具。房间里还有两个小架橱;里面放些瓶瓶罐罐;装着些零食茶叶之类。房里的家具都是洋式的;和本土的家具不一样;也有种说不清的时髦。在两间房间相连之处;做了到顶的多宝格;上面放着几盆绿叶盆栽;和一些海外风味的物件;如青铜的人物雕塑;石雕;印度风格和伊斯兰风格的银;铜器具等还有八音盒。

小孩们对八音盒这种东西有天生的好奇心;经常溜进花厅来玩它们。老乐向梅兰妮提出锁门的措施;结果没被采纳。所以他只好加强教育孩子们。

里面那间是饭厅;一张十二的人西式的餐桌;十二把西式靠背椅子围绕着;东墙立着一个传统的欧式的装饰橱;橱下部是木门和抽屉。上部是玻璃门的架橱;里面放着许多装饰盘。把盘子放在架子把立着;盘面上画着画。这样的形式是袁先生第一次看到。那些青花瓷在苏州人眼里就是日用瓷;这家人把它们当成了宝;还用玻璃橱装起来。那画着一束莲的青花盘;哪家没有几个?那六角瓶;画的是萧何月下追韩信。那个球瓶上面是八仙过海。棒捶瓶上是柳毅传书。茶罐上是竹林八贤。圆青花大肚罐上是游园;双耳瓶上的是卓文君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