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部分 (第1/4页)

能海和洪近全住教堂。还好教堂已经十来年不传教了;否则;佛家弟子出入天主教堂倒要成了笑谈。

梅兰妮到家时;已是二月八日。

二月十二就是县考日子。三胞胎却是很放松;梅兰妮知道;这是考出精来了;很知道考试的窍嵌。

叶;屈二人却是有些紧张。毕竟是第一次入考场。

梅兰妮对那两人说了很多宽心的话。

秦炼告诉梅兰妮;她不在的时候;陈步云来找过她了;说起帐纱布的价;愿意定在每匹三百三十。并说;别家也已经有这样的棉纱了;也是每匹卖三百三十。

梅兰妮问;〃纱帐现今卖多少一顶?〃

秦炼道;〃还是六百文。但是;不久就会降下来;这样的东西;都无法厚利的。〃

梅兰妮想了想;也是这个道理;〃那我们就卖三百三十?〃

秦炼说;〃过些时日;三百三十这个价位都保不住。毕竟很多人家或是自家人;或是家奴在干这活;成本只算成两碗饭;又肯起早贪黑。三百文的价;也有的赚。〃

梅兰妮深深叹了口气;怪不得后世发达地区的工厂都往第三世界搬迁;劳动报酬高;实在是竞争不过人家。但是要她象别人那样使唤人;她又做不到。

其实;不论前世后世;开工厂都要碰到这样的问题。但是;他们也不是没有优势的;至少他们知道要提高劳动效率。

陈步云还是很快找来了;他把〃十美图〃的钱给梅兰妮送来了;每幅缂丝以二千的价买给了苏州的一个富豪。这样的价比盐商抄出来的价更合理些。

如果梅兰妮没有做帐纱布生意;那她就不能真正领会这个时代赚钱的艰难。她还会嫌这套缂丝卖的少了。现如今;她已经知道过去的抄作反而是不正常的了。有幸让她赚到过了;眼下;她已经恢复理性了。心平气和地赚钱。自己经营了作坊后;才知道经营的艰难。

两人还是谈定了帐纱布的供应价格。每匹三百三十文。陈步云定了二十匹。

华家的纺织作坊的速度已经由三天三匹;提高到了两天三匹。所以对于二十匹的订单不觉的吃力。

陈步云走后;梅兰妮按照大家事前商量好的;从一万六千两银票中数出了两千两;让三胞胎给李果送去;作为画稿提供费。

李果先是推辞了一番;在华家的坚持下;最后才收下了。

三胞胎他们后天要去长洲县考试;李果便问了各方面的准备情况。又吩咐考试注意事项。

讲到沈德潜果然秋闱中了;他没有回苏州;直接就上京城去考春闱了。李果很有些感慨。

三胞胎想;如果;他知道沈德潜今后十多年的风光岁月;还不知会怎样呢?

十二日这天;三胞胎和叶;屈二人;早早的赶去了长洲县衙;他们要在那里考试。

苏州读书人多;但是三个县衙在一个城里;所以并没有很拥挤。

再说;这个地方的县里的人对这种考试操作已经非常熟练了。

过了年;就向县衙礼房报名;写下了姓名;年龄;籍贯;及三代的履历。还要有五人的结保。比报考公务员的政审要严格的多。

梅兰妮他们早有准备。请了苗年;李果;还有另外三个秀才做保。那三个秀才都是廪生。

梅兰妮付给他们每个人担保费。按时价保一个人二十两银。他们见是沈德潜所推荐的小学生;并没有疑虑;加上钱也很丰富;便都填写了保单。这年头;秀才和名士做保;一般不会有什么问题。加上华家这五个孩子;年纪还幼;更不会有人起疑。倒是叶;屈二人;还是很担了一些心事。

考生进去后;大门关闭了。送考的人还站在门外。相互搭着话。

梅兰妮看见林永青来了;心知他不放心叶;屈二人;怕事情穿帮。笑着告诉他;人都进去了。他点了点头。讲了几句后;便自去了。

梅兰妮来到十梓河西小桥下;寻自家的船。

其实;这长洲县衙离华家一点都不远。从他家到走锦帆泾到十梓河也就几百米的距离。上了岸;从小巷穿到长洲县前;便到了。

这天考试;十梓河和十全河里的船都停的满满的。有些路远的;要停泊到考试完毕。县考要连考五场;三天时间。这和高考就有些象。不过;人数要少。一个县也就只有几百个考生。

梅兰妮回到家中;赶紧召集边峰;秦炼;梅朵开会;商讨船厂等事宜。

133 风力织机

更新时间2014…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