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部分 (第1/4页)

黄氏又说了那号舍两边的墙上有砖缝;那是搁铺板用的;那板子白天当书案;晚上就当床了。

〃没有凳么?〃梅兰妮问。

〃怎得没有?一间号舍有一张凳子。〃

〃那这篮里还放着一张小凳?〃

〃哦;那是在外面时用的;江南贡院一次考试都要头两万的人应考;那排队等进去;进去了要等拿舍号;这都几乎要用到一天的时间;那些秀才们那里能背着行李站一天的;有个小凳就可以拿出来坐;歇一歇脚。〃

梅兰妮听后方知是怎么回事。她认为苗年和黄氏的感情是不错的;那苗年能把考场的事都向她说明;连带着自己也得到了想要的信息。

回家后;梅兰妮按照单子上的要求一一准备不提。

那三胞很有考试经验。他们说;考场上些文章要讲究的是速度;所以现在要练实战;每次作文都用沙漏来控制时间。

李果也听从他们的意见;用过去的考题来考他们;每次也按实际考试一般;出七道文题和三道诗题。时间控制在四个时辰里;到时候;不交卷就算fail了。

开始时;孩子们还有些手慌脚乱的;几次试下来就大有长劲。

三两天这样来一次;反正历届考试的题目和范文都在那里。梅兰妮也知道;这是题海战术了。

那李果自己这生没考出举人;但是他想如果能教出举人学生来;也是对自己一生读书的肯定。所以十分努力。那李芸也帮着批文;讲解;忙碌着。

其实这样的学习量很大;很伤脑子;梅兰妮除了加强他们的营养外。还和李果商量;是不是移到自家的庄子上居住;那里风景秀丽;远离尘嚣;是个绝佳的读书地方。

李果考虑了;觉着行;带着李芸和华家几个学生;上那庄子上去了。

分坐了两条船;梅兰妮亲自送他们过去。

中国的农民天生对读书人就有一种从骨子里发出的尊敬。

老农一听;这师生几人将在庄子上过些日子;就不知道如何是好了;那个;李老师是真正的老师;不象家里学堂这个就是个猢狲王;说说书;讲讲古还行;做学问那就别提了。现在这一行人可都算是有功名的了;梅兰妮把他们交到他手上;可见对他的信任。

梅兰妮的叮嘱;他和申妈妈及梅香都专心的听了。梅兰妮吩咐每日的营养;每顿的两荤两蔬和一汤。不要油腻的食物;要保持清淡;鱼虾等物最好蒸着吃;而不要油炸。巴拉巴拉;说了一大堆;也不管老农夫妇能否接受。

但是梅香几年来深得她的真传;所以;后来她成了照顾那几个读书郎生活的顾问。申妈妈为了谨慎从事;样样都和她商议了才办。梅兰妮临走前;又关照了这个;关照那个;到后来总觉的有一样事忘了关照。

回到苏州后;老乐回来了。讲了那几个人已交给了秦炼等人。这梅兰妮就放下心事了;那些人到了边峰手里;还怕问不出后台?

老乐听说家里五个少爷都通过了院试;其中还有一个是案首;那个高兴啊。这;梅兰妮也能理解;这叫作水涨船高嘛。

让梅兰妮高兴的是;这次老乐带了秦炼三人的一厚打信回来。那几个人真是百忙之中还能想起她这个假娘;也真让她感动了一把。

现在主屋除了她和羽绢;都没了别的人。晚上;梅兰妮在自己的卧房里仔细读着那些信。

家书抵万金;这;梅兰妮倒是真有体会了。虽然他们的信里大都是讲的家族事业;但偶尔一两句保重;珍重之类的话;也让梅兰妮高兴起来。

心情好了;梅兰妮手脚也麻利了;活干的飞快。这日她边干活;嘴里边哼着小调。自己都没有注意唱了些什么。

一旁的羽绢听到了;很惊异;〃梅娘子;你在唱哪一出啊?〃

梅兰妮想了想;〃我哼的是<玉蜻蜓>啊。〃

〃这出讲的是什么?我怎么没有听到过?〃

梅兰妮大致介绍了一下评弹内容。

那羽绢惊讶地;〃这个评弹是新的;我还从没有听到过。〃

梅兰妮使劲想<玉蜻蜓>出现的时代;可是她哪里想的出来。

羽绢拿出了笔和纸;磨了墨;对梅兰妮说;〃你把那词念出来;让我记下。〃

江南闺秀几乎人人会唱评弹;这年头娱乐活动少;而评弹一只琵琶一张嘴;就能娱乐半天。江南闺秀中;有文化的大有人在;她们又不能考科举;只能学着做诗词;在闺阁之间互相唱和;再有就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