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部分 (第1/4页)

于是就在李家附近的茶楼定下了雅坐的几张桌子。

所谓雅坐;并不是象后世的那一间间的;而是靠柱子边侧的僻静的位置。

北京的茶馆也和苏州一样;带着文艺表演;他们经常的表演就是说书。也有鼓词。大家买了茶;看了坐;就在哪里听故事。京城里的闲人就这样打发时间。

时间就定在了下一个休沐日。地点也通过沈德潜去告诉了李家。

这边华家就热闹开了。

梅兰妮把这事早就告诉了叶惟世;他也没说什么;听说先去相亲;又有点害羞;还有点期待。

相亲的前一天;边峰他们回来了。三胞胎一听;这等好玩的事;就也吵着要去。连边峰也有兴趣挤一脚。李芸是早就说好要去的。

到了相亲那一天;华家浩浩荡荡地驾出了两辆车;奔崇文门那块去了。

来到西花市的喜迎客。梅兰妮看了看那是一幢有点年头的房子;门窗上雕着花样。来不及细看;茶馆的伙计把他们一行人迎了进去;边上两张桌子已经有人了;李家的人已经先到了。想来也是;他家就住在羊市口。梅兰妮还没有看清楚那些人;叶;屈及三胞胎就已经恭敬的站在一个老者面前请安了。

原来;李绂还亲自出马了;看来对这个孙女还是很上心的。

三胞胎他们行了礼后;把梅兰妮和李果介绍给了李绂。

李绂见到梅兰妮明显感到很意外。他当然知道梅兰妮是会过来相亲的;但是他没有想到梅兰妮如此年轻;看上去不比他孙女大多少。

梅兰妮对外宣称已经三十多岁了;其实她的生理年龄不过只有二十七;八。加上这几年她保养的好;看上去更是后生。

梅兰妮大大方方的福了礼;她现在做这一套很拿手了。

李绂和他儿子坐在一张桌子上。

他儿子是个中年人;站起身来;把梅兰妮等妇人引见给了母亲。

李家婆媳加上孙女正坐在旁边的一张桌子上。

妇女们一一忙着见礼。那边;李绂和李果交谈;李果虽是布衣;但是;学问好;谈吐不凡;和李绂虽然是初见;两人也相谈甚欢。

这边女眷们就相互打量了。

梅兰妮见李家几个女眷穿的是西北地区织的夏绸。这个地方的绸质量不甚好;容易掉色。但是价钱比江南一带的绸要便宜很多。而她们的衣服明显是不大穿的;衣上还保留着压箱的折印。这几个人头上的首饰也很简单;看上去也得体;她们总还有一种官家出来的气派在那里;身旁还立着两个佣人。

她们看梅兰妮上身一件蓝白花的斜襟短襦;下身一条深蓝布裙。梅兰妮的衣物参照了五四时期的女学生服;只是;裙子改成了六片喇叭长裙;这样更显得她身材苗条高挑。头上也没有什么首饰;头发被紧紧的折叠在脑后;用一根和上衣同花色的带子扎住。只是耳垂上镶有着米粒大小珍珠。她那身打扮很简单;但带着江南水乡的别致;有一种让人说不出的韵味。李家婆媳见了她的衣着明显松了口气。原本她们还以为要见一个满身珠翠的女人。

官眷再怎样都是有些历练的。李夫人就说起梅兰妮的缂丝观音和双面绣。因为李绂也是三胞胎他们的老师;所以;来到京城拜师的时候也给他送了一份。

这样大家就有话题了;从女红谈到参拜寺庙。又谈到京畿的物价。

谈话中;梅兰妮不动声色地打量着今天的正主李小姐李和娘。

李小姐看上去二十来岁;人长的清秀;态度大方;也读了一些书;李芸和她交谈了几句;看她对诗词等也很有自己的一些见解。人家祖父也算是一个诗人了。总有些家学的。

在场的边角料们都活动着;两个主角却没什么多话;那边李绂问学生几个问题。三胞胎几个人精都推着叶惟世作答。他们最多在一旁帮着提点。看上去李绂对叶惟世相当满意。

几遍茶后;双方觉的差不多了。就告辞分手了。李家叫了几顶轿子。上轿自去了。华家这边也登车回府。

回到家里;大家自然是对叶惟世问及对李和娘的看法。

叶惟世红了脸;〃还不知道别人能否中意我呐。〃

这就是相中了。

李果分析给梅兰妮听;〃李家虽说是个官宦人家;但那毕竟是隔了一代了。李越还没有官职。虽然他也有举人身份;到底还是没有进士。举人派官;靠的是恩典;李绂几次被贬;这朝里能帮的的人也没几个。所以;惟世虽然出身平民;但他已经进了翰林;后生可畏。如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