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部分 (第1/4页)

大同这里也常有蒙古人拿来的毛皮。康掌柜的意思是;客栈也收下来。

能海在考虑这个建议。讲到皮草;梅兰妮不是小白了。后世的上海也是中国的皮草中心;各类的皮草也是见识过的。常识是还懂一些的。

她说;〃毛皮最要紧的是鞣;鞣的好;皮子才算好;鞣不好;皮子再好也不算好。要和范家抢生意;就要在鞣皮方面超过他们。〃

康掌柜说;〃听夫人这样说;倒象是毛皮的行家了。我这里倒是有一个鞣皮的专家。他家几代就做鞣皮。他鞣的皮就不错。〃

梅兰妮说;〃他鞣的再好;无非是用硝或明矾的方法;这种都是假鞣。一遇水皮子就发硬;掉毛。〃

〃那夫人你见过另外的鞣法?〃

梅兰妮肯定地;〃我见过;那皮子鞣的松软。染色还很好。〃

康掌柜问;〃那夫人;你知道那鞣剂的制做吗?〃

〃我不知道。〃梅兰妮回答。

康掌柜脸上明显的失望。

〃但是;我可以去问;有人知道。〃梅兰妮说。〃另外;还可以制皮革;牛;羊的皮还可以制成皮革。可以有很大的市场。〃

康掌柜脸上发亮了;〃如果;我们真能有好的鞣皮方法;倒是可以和范家拼比一下的。〃

客栈后面是个菜园子;由于靠着御河;所以大旱的天也有水浇地。菜的长势也不错。

饭桌上;特地买了酱驴肉来招待梅兰妮。这也是梅兰妮第一次吃驴肉。虽然有人说驴肉最好吃。梅兰妮认为;这个时代任何的肉类都比后世好吃。

大同没什么好逛的。他们去了旁边的善化寺。善化寺出乎意料的保存完好;而且香火也很旺。

大雄宝殿里还有新画不久的壁画。

边峰说;这是因为康熙曾来过大同的缘故。

最可看的是金代泥塑。那二十四天王分明都是人间百态。

在去右玉的路上;他们经过了云岗。当然要参观一下这闻名世界的石窟的。看看那众多的佛像。梅兰妮看着那些石佛;都不能想象人们是怎样用手工一点一点凿出来这么大的一个工程;这是一种怎样的理想在支持着工匠们。开石窟的艰苦性;是后人难以想象的。这时的佛像虽然有些残缺;但都不是人为的。至少;佛的头都好好在自己的肩上;而不是象后世那样;身首两分;许多佛的头都在世界各大博物馆里了。

在左云;华记的客栈就建在了十里河边。他们还在那个县买下了一个露天煤矿。

李掌柜迎接了他们。

灾年自然是以旱灾为主题。这里的沙化程度比前面那些地方更严重。连续没有下雨;十里河已经成了细流;几乎都要干涸了。在客栈周围也种了一片林子;虽然不精神;但都还活着;梅兰妮知道;这也是因为树下放置了水瓮的缘故。只是;小树林子里的草都已经枯黄了。

他家的庄稼勉强的活着;靠的是地头的几口井;天旱久了;地下水位也下降了;汲水上来也很不容易。这一路来给了梅兰妮上了很好的一课;树是人类的好朋友;没有了它们;人类的生存也变的艰难起来。

〃这两个县都需要大面积植树;才能改善这种情况;但是这样的一个工程不是民间能做的。需要官府出面才行。〃能海说。

梅兰妮能理解;只是;〃我们干吗非要在这里开客栈?没有其他路好选了?〃

〃有;一条从张家口过来的路;比这条强;但是;那条路是被垄断的;要从那些晋商手里争商路;他们的依仗是皇权;和他们竞争就是和皇权开战;花费的人材物力比这条路还要大。〃边峰说。

是的;如今他们就象是一条涓涓的小溪还没有足够的力量对抗那些大江河。只能在这艰岖的路上流淌。

〃这里群众基础好;他们都是明朝军户的后代;在清初也参加了反清起义;虽然被镇压了下去;但是反清的火种却流传了下来。这里的事情不容易传到北京。〃边峰说。

这样一说;梅兰妮也有点明白了;他们洪门在这里发展了。

李掌柜在他的办公室做了一盘地型模型。很形象的指给了梅兰妮看;他们现在的位置。杀胡口又在哪里。出了杀胡口就是蒙古高原;一路很平坦;就能到包头;归化;丰镇(乌兰察布盟);再北就到了喀尔喀部活佛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的驻锡地。当地人叫那里库伦。再往北;就是恰克图;那个现在还不起眼的边境小镇。

梅兰妮睁大了眼睛;难道;我们的客栈要开到这么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