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部分 (第1/4页)

一万两能换一个专业人才来;还是值了。

于立清今天来访的目的达到了;人也轻松了。

梅兰妮问他;知不知道一个叫“袁霞远”的人?

于立清认真地想了想;摇头。没有听说过。

“夫人从哪里得知此人?”

梅兰妮提到了拜帖的事。

于立清记下了;日后找人打听。

几个人谈了苏州的生意经;又讲了开年要在上海买地建厂的事。

于立清提点到;“杨家与苏松太道翁大人有来往。翁道台在上海陆深旧居捐奉办学。”

说到陆深;齐逸知道其人;他是明朝中叶的文学家和书法家。他字子渊;号俨山。就是后来的上海人。陆家嘴就是因他家而的名。

讲到陆俨山;梅兰妮不知道这个人;但是讲到陆家嘴;上海几乎没人不知晓这个地方了。

于立清说的;梅朵也知道;但是翁藻和杨家的关系还是第一次听说。

华家几个人相互看了看;秦炼问;“有和现任上海知县李文耀说得上话的人吗?”

李文耀在乾隆七年接任上海知县。

于立清笑道;“李文耀是福建人;为人清高。少年时贫穷;但是读书刻苦。七年被福州府推荐提拔成贡生。同年派到上海接任知县。要找他的门路还是要从福建那里着手。”

秦炼说;“先生还是要培养一个助手了;以后上海地区的生意做了起来;那处也是要你负责的。”

这就是说;让于立清做江南大掌柜了。

于立清心中高兴;脸上还能绷住;他说;“好的接替我也早物色下了。现有的席姑娘就是个能手。”

羽绢有些意外;“我?”

苏州女人做小生意的人不少;但是女人当掌柜的却不多。

梅兰妮是不反对女人做掌柜的,“我看羽绢行;羽绢抓紧机会;好好再向于掌柜学上几手。”

于立清说;“她哪里还要我教;我有时还向她讨教。那点子是一个接一个的。”

羽绢被说红了脸;低下了头。

正好乔妈来通知午饭已经摆好了。大家往饭厅去了不提。

204上海置产

有电报很方便。这里才将李文耀的情况发过去;那里的电报回过来了。

梅兰妮看着电报;“能海过几天要动身来江南;都不用我去请。”

齐逸若有所思;“他来准和上海置产的事情有关;我们要早做准备。”

梅兰妮心里不信;“哪有我们才知道的事;他那里就知道了?”

“二哥是什么人?和我们家产业地有关的知县只怕他都做过了调查。”齐逸道。

这样一说;梅兰妮想想也是。

梅香和绫子还有一些衣物在东山;两人商量着要去东山一次;将它取来。

秦炼主动提出要和她们一起去。齐;楚二人想到东山的读书日子;也想和她们一起去。这次驾的是改造过的小帆船。水妮自告奋勇当主驾。又因小蛾没有去过东山;年中无事;邀她一起去。

几个人浩浩荡荡的往东山去了。

老农和申妈妈见来了这许多人;喜出望外的;里里外外的忙着招呼。

梅香和绫子也帮着安顿众人。

因为多日没见几位少爷;老农和申妈妈很是热情;问长问短的。

秦炼这次来;是通知李;张两家去上海的事。那两家人听了自有一番打算和兴奋。张老爹年前和梅朵去看过土地;知道新建的庄子比东山庄子的规模要大。

徐春来见了秦炼;说起;去上海的事宜;他们听说了上海看地的事情;愿意到新地方去一试身手。这里;村民虽然都不错;但是自己毕竟有底牌在别人手里。心里终归有些惶惶。

秦炼此次来;就是要说动他一起前往上海;听秦炼这样说;他自是满口答应了。

梅香和绫子则向老农和申妈妈移交了工作;说好两人开了年不再来了。老农和申妈妈和她们相处惯了;听说了还有些依依不舍。

又和她们说了些家长离短。

秦炼听说李义生新娶了媳妇;便准备了一份礼交给申妈妈;让她以梅兰妮的名义送过去。

老农和申妈妈心下称赞他做事周全。

等到茶香闻讯赶来时;那众人已经离开了东山;回苏州去了。

茶香望着他们远去的帆影;心里怅然若失。

果然;在年中;能海带着人到了上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