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 (第2/4页)

是看你的外表,你的家境,更关键的是个人本身的素质。就像你父母,教了一辈子的书,虽然没有钱,也没有显赫的背景,却赢得大家的尊重,他们正直、善良、有学问,教出很多有出息的学生。他们根本不用向外人眩耀,你们兄弟五人就是最值得他们骄傲的资本。”

“可是现在大家更多的是羡慕像你哥这样的有钱人了。”

“羡慕跟尊重不是一回事。”我不知道怎么跟他解释了。

“对了,小琴,我想过几天就回北京,把刘玉珠也带过去,她会煮不少的菜了,你一定会喜欢的。”

“好呀,我现在正忙着招兵买马,你来了正好可以帮上忙。”

这几天我忙的可谓是焦头烂额,公司二楼装的差不多了,我就在那面试。专职人员要招十人,而兼职的人员我已经通过王子木的嫂子帮忙,在电影厂里找,那里摄像师、灯光师、导演,都是专业的,而且也是高水准的。

但总经理助理这一位置我空了出来,这个位置是留给朱艳萍的,我相信她一定会回来的。

我们公司的人员都没有招齐,就意外的得到一单大生意,一个外省著名的酒厂找上门了,他们就是要做广告,电视、报纸同时进行,目的就是要打开全国市场。

他们也是两眼一抹黑,想打广告却找不着门路,看到我们在报纸上登出来的招聘广告,便找到了我。

“一个招人的广告都能玩出花样,我相信你的水平。”他们的厂长说到,“我们不怕花钱,但要有效应。”一付财大气粗的样子,我问他打算拿多少钱来做广告的时候,他伸出一个手指头,“十万。”

现在这个时候,能拿出十万元来做广告已经算是不错了。

但我不仅仅是做一次广告,关键是要产生效应,这就是广告的精髓。

而他们要广告的酒已经很有名了,但还不是家喻户晓。

“十万元,虽然不少,但若是像你说的这样电视报纸全面开花还是不够,取得效果还不见得好,我建议你专打电视广告。”

我的脑海里已经浮现了那个画面,正是这个画面让加深了我对这个酒的印象。

创意、广告语都是现成的。

但我还是让他们坐了下来,听完了他们的介绍。

“给我两天的时间,我拿出文案给你们看,若是同意,我们就负责拍摄和联系电视台,争取在黄金时段播出。

其实用不了两天时间,当天晚上我就把文案写出来,润色之后让韦露抄,然后去找王子木的嫂子,让她带我去找导演,我要了解一下拍这样的广告片需要的费用以及在电视台播出的费用,这样我才能知道我接这单生意是否能赚到钱,能赚到多少钱。

这是我们公司接的第一单生意,哪怕是不赚钱也要把它做到最好,只要成功,就是给我们公司做了宣传,单子就会源源不断,同时我也摸清了电视广告的行情。

所以,这个广告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它的品质也决定了我们公司以后在公众眼中的品味,大意不得。

把所有的情况都摸清的时候,我才跟厂长正式谈。

把方案交给了他,他装模作样的看了一遍,最后老实坦白:“我对广告一窍不通,所以才找专业的公司来做。一切主意由你们拿,我只要结果,那就是家喻户晓,而且高品质的酒也能进入平常百姓家庭,不能让人觉得它高高在上,高不可攀。”

厂长有五十多岁的样子,他告诉我他是南下干部,当时是个红小鬼,转眼变成了糟老头,没多少文化。

“你知道的,我们就是听从组织的安排,组织要我去当酒厂的厂长,我就去了。”

“你们的酒很有名气,应该是‘酒香不怕巷子深’,供不应求,怎么想起来打广告?而且还这么大手笔,要让全国人民都知道?”

“人人都这样以为。现在不是这个样子了。以前我们生产的酒都是国家统一调配,年初就排好计划,我们只管生产就行了。可是现在,国家不管了,我们生产的酒要我们自己去推销,而且以前没有多少厂家,现在遍地开花,有不少的酒抄袭我们的工艺,冒充我们酒厂的酒,价格却不到我们的一半。真正喝过我们的酒的人并不多,顾客哪里知道是真是假?所以我们酒反而没那些假冒的酒好销。所以我们改变的经营方式,建立自己的营销点,同时加大宣传,而且对价格也进行了调整,酒水的品质还是一样的好,只是在包装上下功夫,节约了三分之一的成本。”

“明白了。那你们的包装要有一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