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部分 (第1/4页)

“不仅如此,因景英帝当时已经有了孙辈,所以朝臣也提起了立太子之事,其中徐妃所出的次子聪慧大气,许多朝臣都对其颇为中意,而且长子也流露出愿意辅佐弟弟的意思,但冯皇后却恰在此时有了身孕,前朝不似本朝分封藩王,他们的皇子若不能登基均是留居帝都,离开帝都均要请求皇帝准许,其实和圈养差不多,而为了取悦冯皇后,景英帝寻了个借口,将次子远远的打发到边疆,朝臣见状也歇了请立次子的心思。

“可谁也没想到,这次子到边疆后不久,就莫名其妙的死了!徐妃悲痛万分,当时许多证据,若有若无的都指向了冯皇后的娘家,可景英帝宠爱冯氏,只当成了暴病处理,对徐妃也只是赏赐了一些财帛。不久后,冯皇后如愿诞下皇子,景英帝龙颜大悦,在嫡子满月之日就立其为太子,并且大赦天下!据说,这一日,也是其次子灵柩入都之时,景英帝惟恐丧事对嫡子不利,竟吩咐宗人府从速处置,那次子的丧礼最后冷清到了连一些朝臣都不如的地步!

“徐妃经此事对冯皇后自然恨入骨髓!可当时后宫已经是冯皇后一手遮天之势,景英帝重色,徐氏年轻时固然美貌非凡,那时候已经年老,冯氏正当盛年,有什么办法呢?”南暖口才颇好,前朝这段宫闱惨剧被她娓娓道来,连南子都认真听着,她道,“她后来也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求来了这道梦见散的方子,虽然残酷,却有返老还童之效,景英帝确实重色,发现她一天比一天年轻,重回少女时代的美丽,不但不惊恐,反而重新开始迷恋她就这样,徐氏与冯后在宫中拼了足足六年,太子七岁时,忽然不见了!宫中疯了似的找着,却怎么也找不到,最后冯后带人强闯了徐氏的寝殿,没有看到太子,却发现了一盒气味甜腻的胭脂一样的东西,冯后的人见不同普通胭脂,悄悄偷了出去,为此徐妃到景英面前告状,冯后还差点被废!冯后后来使了太医查探那盒所谓的胭脂,却发现里面混和了人血!冯后那时候还没多想,只听太医说能够使肌肤细腻,又对人无害,便留了下来让身边人用了几日,发现果然如此,忍不住自己用了起来,还琢磨着该怎么从徐妃那里打探出方子太子始终找不到,宫里惶惶难安,冯后经此打击,虽然还有一个儿子,但她也有了三十岁年纪,越发不如徐妃,渐渐的连后位都难保了,两年后她得了重病,太医都说不成了,徐妃打听到她弥留之际,特特去探望她,在她耳畔说出了太子的下落——原来,太子就是被徐妃使人绑去冷宫,活取脑髓,做成了那盒被冯后搜走的所谓胭脂!而尸身,早被深埋在冷宫的枯井之底!徐妃本以为,冯后听了此话,必因暴怒而猝亡,也是她为自己的次子报了仇!却没想到,她进入冯后寝宫时,将其他人打发走了,冯后的幼子见自己母后已经奄奄一息,不愿离开,所以趁无人注意,悄悄爬进床底,将她的话听了个正着,等她气死了冯后离去,从冯后妆台里翻出那盒胭脂,又趁夜带人挖出兄长骨骸,翌日长跪到了朝堂之上为兄长和母后喊冤梦见散,这才被揭露出来!”

第四百七十九章 底牌

“我仿佛听说,这方子后来虽然传了出来,却是残方?”苏如绘扬了扬眉,问道。

南暖点头道:“的确如此,只因景英帝得知真相后,派人拷问徐妃梦见散的方子,徐妃因为自己的两个孙子也正好是和那死去的太子差不多年岁,她担心景英帝盛怒之下会拿自己的孙子为药引,所以死活不肯说,更不肯交代方子的来源。后来受刑不过才同意,但只肯告诉景英帝一人,结果其他人出去后,徐妃居然趁机用藏在里衣内的淬过毒的利簪,刺杀了景英帝!”

“这徐妃倒也算个人物了。”苏如绘叹了口气。

南暖笑道:“四小姐说的是——徐妃弑君之后,自己也穿喉而亡,冯氏自是以此为借口,想要拥立冯后所出的幼子登基,但那时候徐妃的孙儿都比那幼帝大了,她的长子、三子联手起来,反说冯家意图逼宫,朝臣们跟着勾心斗角,这也是前朝由盛转衰的缘故,最后大位空虚了足足一年,到底大皇子与三皇子这派因年长得到更多臣子的支持,由大皇子登基,第一件事就是灭了冯氏!梦见散之事就这样不了了之,一直到了前朝覆灭,本朝太祖皇帝才从前朝秘库里搜出了方子,但那方子已经不知道什么时候被人撕去一块,缺了几味药,太祖皇帝认为此方过于阴损,所以辨认出来后,当场就销毁了!”

“那咱们这些人家是怎么知道的?”苏如绘好奇道。

南子眨了眨眼,笑嘻嘻的道:“这个奴婢知道,四小姐,那方子啊是用古篆写的,太祖皇帝英武雄魄,却只粗通文墨,发现那方子被放在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