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部分 (第2/4页)

,不然的话,每次都输,就等于输掉了整个战场。这一点对李重来说也不是问题,所以李重才能坚持下来。

但就算如此,李重在和曹操的对战中也是胜负个半,并没有占大什么便宜,毕竟曹操还占据着先手的优势,而且曹操如果做出特别复杂的调兵行动,李重的动作还是有点跟不上曹操的。

这场厮杀从下午,一直持续到掌灯时分,曹操终于坚持不下去了,收拢军阵,撤兵回营。

不是曹操怕了李重,而是曹操怕了李重的韧性。不管怎么说,曹操也是处于防御一方,而李重是进攻一方,一比一的伤亡比例,曹操是绝对不能接受的。虽然曹操也想一举击败李重,收复青州,但也要视战场情况而定。

其实曹操不知道,只要他在坚持一小会儿,李重就傻眼了。

李重穿越之前就是个龙套演员,打死他也做不出来夜视仪的,一旦天黑下来,李重看不到曹操的调兵情况,李重必输无疑。

也多亏曹操不知道这种情况,如果事后得知李重的无耻剽窃行动,曹操都能气个半死。

见到曹操全军撤退,李重自然不会放弃追击的机会,立即命令太史慈领兵突袭夏侯惇的后队。

就算曹操在军事上的才能出类拔萃,但撤兵之时也顾及不到后队,这是战场规律,撤兵约等于被人踢屁股。被太史慈带兵一阵冲杀,足足损失了两千多兵卒,总体算下来,曹操的三万军队损失了五千多人,可谓是损失惨重。

第二百八十二章 江东美人入幕来

首战击败了曹操,李重自然非常高兴,勉励众将几句,开始商议如接下来如何规划战略。。

实际上战略计划早就商议妥当了,只是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现在要做的就是看看需要不需依据实际情况,做出一些改动而已。

在李重的军帐之中,太史慈、赵云、高览、周泰、高顺、周仓、裴元绍、郭淮、冯礼等武将齐聚一堂,谋士除去了驻守后方的程昱,李儒、陈宫、贾逵、沮鹄等人也都系数到齐。

李重首先开口道:“周泰,如今曹操的主要兵力都被吸引到泗水一线,司隶一带兵力空虚,所以……依照事先制定好的计划,你速速回转太原,告知管亥、郝昭等人出兵河内郡,务必要在五月之前拿下河内,然后马上控制大河行道,做出渡河攻击洛阳之势。”

吩咐完周泰,李重又接着说道:“裴元绍听令……你带领三千人马,绕过曹操的大营,在鲁县以西,寻找一何时地点,偷渡泗水,伺机偷袭南平阳县……”

想一想,李重又接着说道:“你也可以再次渡过泗水,偷袭樊县……总之,出了大营之后,万事皆有你自行定夺。”

这就是李重的整体战略计划。。

攻打河内郡对于李重来说,已经是实在必行的举动,就算威胁不到洛阳,李重也要经大河控制在自己手中。

派裴元绍骚扰曹操的后方,是针对泗水战事的一个布置,能取得什么样的效果,还不得而知。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裴元绍这支军队一定能很好的骚扰曹操的后方。

这里要介绍一下战场的地形,曹操在瑕丘和鲁县之间布置防线,而瑕丘之南、就是樊县,鲁县之南、就是南平阳县,四个县正好形成一个长方形。而泗水则沿着鲁县和樊县这条对角线,斜着穿过四县。

本来李重打算让赵云前去骚扰曹操的后方,但考虑到赵云的领兵能力,李重还是决定让裴元绍前去。裴元绍不关领兵能力强,还非常非常适应强盗生活,至少裴元绍能解决自身的供给问题。

至于裴元绍怎么解决自身供给,会给曹操治下的百姓造成什么样的伤害,就不是李重能猜的到的了,而且李重也不想猜测这个问题。

实际上裴元绍最大的作用就是逼着曹操和自己决战,后防不稳,没有人还能从容应对。

李重倒不怕曹操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派一支军队到自己的后方骚扰,李重后方初定,民心未服,李重也就不把兖州的百姓当作自己治下的百姓了,曹操愿意去抢,那就去抢好了。。

至于如何在正面战场击败曹操,李重和几位谋士也拿不出什么好办法来,毕竟曹操的能力摆在那里。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的李儒忽然说道:“主公,树下忽然想起一事,不值当讲不当讲?”

“文优请将。”李重急忙答道。

李儒先是一笑,慢慢说道:“主公,现如今主公和曹孟德大战于泗水,主公不要忘了,江东孙策依然在徐州等地攻打曹操,虽说曹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