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部分 (第2/4页)

等人前来救援张飞,江陵和襄阳则留给关羽驻守,还能让关羽趁机养养伤。

不过有一点必须说明,那就是刘备对马超的成见更深了,虽说二人比武,是关羽主动挑起事端的,但是,人有亲疏远近,刘备显然还做不到六亲不认的地步。

帝王说是无情,但也要分对待谁的。

张飞的运气当真不错,就在石城岌岌可危的时候,刘备的援军到了。

七月如火,石城之下,李重的大营灯火连天,犹如繁星倒影,一直延绵到江边的水寨。而就在李重的军帐之内,各方将领齐聚一堂,商议如何处理当前的形式。

在战略上,李重的军中有两种意见,一种是仗打到这里就够了,没必要再和刘备决战。大家攻打石城不一定稳赢,但是驻守秣陵是稳赢不输的,刘备的步军那点战斗力,实在不放在这些骄兵悍将眼里。

只要守住了秣陵,也就堵死了刘备反攻吴郡会稽郡的可能,那么大家就可以安下心来,在这两个郡休养生息,等到筹备好粮草,大家兵分三路,也就是再添一路军队,长途跋涉,攻取豫章郡,和刘备决战,看刘备如何招架。

补充一下,提出这个意见的人大多数都是江东降将。

其实这些人的小心思李重也明白,他们都是江东人,无外乎就是想要抽时间好好处理一下自己的产业,人嘛,谁能没点小心思呢,李重很理解。

更何况人家说的也是实情。

既然有保守派,当然就有激进派了,激进派的理由也很充分。现在是刘备最虚弱的时候,一旦按照保守派的打法,自己能休养生息,刘备岂不是也有喘息的机会了。更重要的是,现在曹操还在回军的途中,无力威胁中原,趁这个机会一举灭掉刘备,再合适不过了。

毫无疑问,无论到什么时候,激进派的主力都是武将,这些武将也不都是有勇无谋之辈,他们的理由也很充分,刘备刚和曹操大战一场,又行军千里,能剩下多少战斗力,正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也!

第四百零八章 车到山前必有路

李重坐在帅案之后,两眼盯着眼前摇曳不定的灯火,耳边尽是两方人马侃侃而谈,都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

他也是没有办法,谁让两方说的哦度有道理呢!

不过两次也知道,时不待我,自己必须要尽快拿出一个决断来了。李重采用的方法极为独特,也极为儿戏,那就是赌博。

咳嗽一声,让众人安静下来,李重沉声道:“刚才听了各位的言辞,都很有道理,不过兵家之事最忌讳犹豫不决。不如这样,你们双方各自推出一个代表来,大家抓阄决定吧,反正我们是稳赢不输的。”

令李重没想到的是,这个提议立即就得到了双方的赞同,就连中间派周瑜都赞不绝口,脱口道:“主公英明。”

这也不怪周瑜马屁拍的无下限,周瑜夹在中间十分难做,要是支持激进派,会被保守派认为吃里扒外,如果支持保守派,会被激进派认为山头主义,无论周瑜怎么说,都会得罪一边,所以周瑜最害怕的就是李重问一句:“公瑾……你怎么看?”

现在一切都是天注定,谁也说不出一个不是来。

必须要承认的是,如果不是李重现在形势大好,无论用那个战略计划都可以,众人也不会支持这么儿戏的举动的。

很快,抽签的结果就出来了,赵云不愧是运气逆天的家伙,一举击败了江东集团的代表孙翊,拔得头筹。

令众人没想到的是,此次抓阄的结果竟然影响到了全军的士气,在古代,人是非常迷信的,也不能说迷信,李重穿越以后就对有神论无神论模棱两可了。在普通兵卒的眼中,既然抓阄的结果是上天注定的,那么自己的军队一定能得到上苍护佑,一举击败刘备。

定下战略计划,李重立即分兵芜湖,前去拦截刘备。

前去芜湖的主帅还是周瑜,周瑜率领着一万五千军队,其中包括了大部分的江东将领,这主要是因为李重觉得江南人不善于陆战,所以给了他们一个相对轻松的任务,防守总比进攻容易一些。

为了万无一失,李重又将赵云拨到周瑜帐下,给周瑜添了一股绝对强势的骑兵力量。而另一个统兵大将张辽被李重派到历阳,对采石矶战场形成合围之势。

由于张辽手中没有水军,为了能支持甘宁,张辽沿着大江北岸修建了无数大型投石机,这些大型投石机根本就不考虑移动问题,只是在底座安装了绞盘,可以旋转而已,所以非常巨大,射程达到数里之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