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部分 (第2/4页)

向着草原推进,为了避免行军过于张扬,大军靠近贺兰山脚行军,日行数百里,逼近古蹬口,准备接应龙牙部队。

第四日,左路军与骑兵团两军先行出关,左路军由袁英任统帅、骑兵团杜青云任统帅,两军将领数十位,骑兵三万,徒步甲士一万,两军相隔一里,浩浩荡荡,一路朝着草原挺进。

两个时辰后,中军与右路军也开拨了,五万大军,盔甲铮亮,刀枪剑戟,寒光烁烁,尤其是汉王的亲军护卫,个个彪悍凶猛,在前后左右保持着一致的步调随护前进,外层又是大内侍卫和都骑军。

玄黄色的龙旗,五爪金龙迎风招展、猎猎有声,中军的马队都是精锐轻骑,队列雄浑威严,刀枪闪烁着锋寒的光芒,一时杀气弥天,显示出这支队伍地不同寻常和彪悍善战。

“汉王,以咱们的行军速度,赶到古蹬口,估计先锋军已经渡过黄河抢占五原城了。”墨兰策骑与他并肩,上前问道。

龙天羽微笑道:“攻入长城更好,省得几路大军出击了,养精蓄锐,到时与卫军决战时才更有胜券和优势!”

墨兰撅起小嘴,微微点头,真的要与卫军决战了,到时候与卫晓峰沙场上对峙,自己又会如何面对呢?还有墨家的长老和墨徒,都在卫地呢,又如何正面为敌厮杀?

龙天羽看出她的神情有异,淡笑道:“兰儿,昨晚睡的如何?”

墨兰回过神来,顿了一下道:“嗯,还好!”

龙天羽微笑道:“今晚还来我的营帐内吧,呵呵,搂着你睡,真的好舒服,而且你的身子又软又香……”

“讨厌了!”墨兰尖叫一声,一时没有压住音,透过内息发出,周围护卫和将士听得一清二楚,谁也不敢瞧来,但也臊得她面红耳赤,玉手伸出狠狠地拧在了龙天羽的黄金甲上。

第八章 蹬口之战

苍穹如墨,巍峨的古磴口城关耸立在黄河与山崖之间。北倚高耸巍峨的狼山山脉,南面是奔腾咆哮的黄河。

古磴口处在大草原西部河套平原源头,乌兰布和沙漠东部边缘,东北与杭锦游牧接壤,西北同乌拉特相连,西南与阿拉善盟毗邻,东南与鄂尔多斯隔河相望。

因黄河流至磴口处为南北向,磴口在黄河西岸,由于该岸河槽基层坚硬,河水不易冲淘,而上层覆盖着松散的沙壤土,易冲淘,这样水涨水落,久而久之便留下一级级台阶。磴口又是黄河东西交通之重要渡口,故而得名。

在春秋末战国初,赵国学习“胡服骑射”迅速强大,不断北扩边境,长城修到高阙塞,古磴口地区为赵属地,秦灭六国,北击匈奴,夺取了整个河套地区,置九原郡,磴口隶属九原郡。

龙牙精锐全部潜伏妥当,夜幕降临,苍穹如墨,一轮盘月挂在高空。

风吹灌丛,发出沙沙的声音,草木如兵,透着森寒的杀伐之气。

古蹬口关卡设在山谷和河滩之间,黄河滔滔浪击的声音也能传来,令人为之亢奋,龙牙部分特种兵悄悄潜行,接近了高厚的城墙外,先锋纷纷取出钩索枪和强弩,准备随时发动攻击。

其它数千精兵分散在城关各个暗点,壕沟、阴坡、山林、草丛潜伏下来,极其隐蔽,只等夜袭的信号,一鼓作气袭击城池。

卫军在此留下三万精兵,把守险要烽火台和城关,原本是要防守北方的匈奴,由于扼守天险,后有长城,因此在此屯兵并不多,高阕城附近驻扎不少匈奴军,虽不断滋扰,却从未破关,对守军造成多大威胁。

直到汉军精锐抵达古蹬口城关外,里面的守军竟还没有收到任何情报,防守与往日相同,并没有多严禁。

狼山悬崖上的烽火台守卫,早被特种兵摸哨除掉,这时有一百龙牙特种兵拆开滑翔板,打开折叠翼,做好了滑翔的准备。

“准备,开始行动!”负责此次夜袭入关的特种兵团校尉程黑在山崖发出了命令。

“喏——”

百余名特种兵背着滑翔板先后奔出悬崖,朝着磴口城关滑翔出去,整个人与滑翔翼在半空中划出一个曲线,熟驾就轻地飞过了城关的上空,纷纷落入了城关内。

由于夜色墨黑,特种兵选择滑行的山崖又是城关的侧墙,从高空一掠而过,并未引起卫军的注意。

经过片刻的聚集,百余名特种兵在程黑的带领下悄悄靠近了正门城关的内侧,古蹬口乃要塞城关,因此城墙又高又厚,正墙高四丈多,正墙上还有回转墙,回转墙上再砌砖垛,砖垛间的垛口是守御将士的了望孔和射击口,城墙正门口建有角楼和望楼,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