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部分 (第2/4页)

有人问他去哪。

“大小姐,你想通了?”忠伯一见面问得第一句话就让云歌有点莫名其妙。

“家里的产业都在老奴手里攥着呢,夫人手里的,不过是些零碎,老爷临终前交代,这些东西都是留给小姐的。”

听了忠伯这话,云歌总算明白张氏母女为何视自己为眼中钉肉中刺了,不仅因为自己的身份是嫡出小姐,更因为许老爷家大业大,结果到他们手里就剩个空壳子,难免疑心好的都留给自己个了,怪不得连自己的嫁妆都要抢。

说道嫁妆,云歌将今日公堂上的情形说了一遍,忠伯皱眉,“这事我今儿无意中听下人议论,怕是夫人早有吩咐,说不定跟顾家通过气。”

“不过人证还是能寻出来的,当时老奴虽没在跟前伺候,也晓得姑爷病的重,没法子上门,换庚帖,过小定,就连日子都是一位楚姓公子帮得忙,说是从小一起长大的情谊,还有就是媒婆,我记得她姓金,不如老奴帮你打听打听?”

“不用了。”云歌脸色难看至极,她在清河村的时候上门的人不多,姓楚的只有一个,即便算上村里的其他人,年龄合适的也就那么一个,这个人的名字,她记得比自己还清楚。

忠伯啰啰嗦嗦说了一大堆,从怀里掏出个册子来,“这几年产业的利钱和账目往来都在上头了,大小姐抽空的时候看一看,若今儿那件事是真的,小姐不妨回府来。”

云歌心思不在这上面,收了册子胡乱点了点头,便打发忠伯先回去。

程远人小心思多,“这人可信么?说不得是下了个套来害你和楚大哥。”

云歌摇摇头,忠伯的底细楚翊早就帮她查清楚了,他老家原在蜀中,因为饥荒而逃到北边来,被许老爷收留之后在安阳成了家,之后死心塌地在许府待了几十年,甚至当时扶正张氏的时候,忠伯还出言反对过。

她只是在想,这件事如果是真的,那楚翊早就知道,为何如今不见踪影,为何……为何要骗她?

楚翊才真是有苦说不出,他刚调戏完媳妇从酒坊出来,楚氏就派人叫他回家,他心里高兴,也就跟着回去了,打算顺便跟他娘说一说云歌的事。

没成想进了家门,楚氏陪他乐呵呵的吃了饭,又拉着他说了好半晌的话,楚翊好几次想插话,结果都被他娘扭转了话题。搞不清楚自己娘亲葫芦里卖得什么药,楚翊无奈之下,只得陪着娘亲瞎聊。

直到砚台进门禀报,楚氏这才坐直了身子,注意观察儿子脸上的表情,从微笑到嘲讽到震惊再到担忧,那叫一个精彩,让平常只能在儿子脸上看到吊儿郎当笑容的楚氏大为舒心。

楚翊听了消息,生怕云歌钻了牛角尖,抬脚就准备走人,谁知道楚氏搁下手中的茶杯,慢吞吞地说道,“前几天你表姑给我送了罐茶,说是上好的明前,你先坐着,我让人泡了来。”

“娘,儿子还有事,改日再尝您的好茶。”

楚氏虎了脸,顺手就把杯子给摔了,“是什么天大的事,居然比自己亲娘还重要。”

楚翊摸了摸鼻子,他娘这是故意的,难不成他和云歌的事娘早就知道了?忙赔笑脸,“娘生什么气啊,生养之恩大过天,娘在儿子心中自然是头等重要的。”我媳妇也很重要啊。

“知道就好。”楚氏命人煎了茶,她出身农户但并不代表见识短浅,清河村的动静她坐在家里就晓得了,更不用说自己亲儿子的事了,虽然知道儿大不由娘,但心底还是打算试一试这小子,好让他着急着急,再一个,也是看看那姑娘,适不适合给儿子做媳妇。

☆、得真相两人坦白

坐了半晌,茶水喝了一肚子,楚翊脸都快笑僵了,他娘还是不肯放人。

无奈之下,一向孝顺的楚公子打着如厕的旗号趁机溜走了。

楚氏低着头笑了笑,对身边的丫鬟说,“把茶撤了吧。”

奉茶的丫鬟还有些不明所以,但楚氏的贴身丫鬟最了解她的心思,知道少爷不回来了,机灵的把茶盘子递到那小丫鬟手中,“下去吧。”

入了四月,天逐渐长了,这会儿还没黑下来,楚翊火急火燎的往回赶,砚台只得不停地挥着鞭子赶车,他觉着,自己要是停下来,少爷保不准会吃了自己。

马车直接停在了云歌家门口,大门紧闭,敲了半晌也没人应声,楚翊不由得往最坏的结果想,急得头上直冒汗,幸好老天爷眷顾他,碰巧遇上程三虎归家。

程三虎赶着驴车,上头装了不少花枝花朵的,他出门在外,还不晓得城里发生的事,见楚翊在门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