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 (第2/4页)

婢记得就放在这箱子里,姑娘去年还看来着。”

“少废话,让你找就找,不是我要看,是八姑娘要看。”傅书言烦这丫鬟啰啰嗦嗦的,不怪是她奶娘孙氏调教出来的。

“找到了,姑娘。”檀香兴奋地手里举着一本《黄帝内经素问》。

压在箱底还有几本医籍,孙思邈《千金方》,王叔和《脉经》、许国祯《御药院方》

傅书言翻了翻《黄帝内经素问》,这本书集医理、医论、医方于一体古代最早医籍,八姑娘看看,能学几分是几分,广泛涉猎有益无害,谁知道将来傅家是个什么命运,倾巢之下,焉有完卵,到现今为止,傅府没有偏离前世命运的轨迹。

傅府的姑娘现在跟女先生学女四书,女四书是专门用于女子教育的教材,傅书言了解一些这个朝代妇女道德规范,有益处,但镇日封闭在深宅中,读几本闲书,未免目光短浅。

傅书言把书放到箱盖上,溜下地,穿上绣鞋,往外走,檀香在后面道;“姑娘,去哪里?”

傅书言头也不回,“你把东西归置好,我去哥哥书房。”

傅明轩今年已经十三岁了,早已搬出内宅,住在外院,一个单独的小院,三间明间,中间会客,西间日常起居,东间做了书房,傅书言走到门口,傅明轩的一个丫鬟揭帘子,看见她,让过一旁,笑道;“七姑娘来了,公子上学去了。”

傅书言往里走,“我不找三哥。”由于兄妹感情好,傅书言出入随便,直接去东间书房。

傅明轩的书房对门墙上挂着字画,一张紫檀卷草纹书案,案上摆放着笔墨纸砚,靠北墙一个紫檀大书架,古朴厚重,增添书香气。

傅明轩的贴身丫鬟跟进来,殷勤道;“七姑娘找什么?奴婢帮姑娘找。”

傅书言背手,来回溜了一遍,“你忙你的,我随便看看。”

看一个男人的书房,就能知道他兴趣爱好,傅明轩书架上除了零星几本闲书,一本《太平广记》,几本医学书籍,张仲景《金匮要略》,忽思慧《饮膳正要》、、刘文泰《本草品汇精要》,战国策,资治通鉴,贞观政要;史记,《人物志》《武经总要》,科举考试必读的四书五经。

傅书言暗道,傅明轩跟皇子们一起读书,帝王读的书籍,心思眼界果然不一样,物以类聚,傅明轩将来是个有出息的。

傅书言拿了一本《论语》,一本《饮膳正要》,一本《战国策》,《论语》她粗略看过,现在有时间想仔细读。

她拿起《诗经》翻看看,放进书架,诗词歌赋是文人墨客,风流才子,自恃清高,赋诗言志,一种文化修养。傅书言诗词背诵已足够,不需要加强。

傅书言手里拿着三本书,走时,跟傅明轩丫鬟告诉一声,“三哥回来,说我来了,拿了他三本书,看完给他还回来。”说着,把手里的书举起晃了晃。

丫鬟看看书名,心里纳闷,七姑娘怎么喜欢男人读的书。

傅书言回房,关起门,闷在屋里,先看《论语》,《论语》她只知道个皮毛,有注解,不明白的划线,等三哥有空请教。

檀香看姑娘连门也不出,没日没夜地看书,劝也不听,告诉姑娘的奶娘孙氏,孙氏走来,看七姑娘挑灯夜读,劝道;“姑娘,深更半夜的累坏眼睛,读这劳什子书,这男人家看的书,你一个姑娘看得懂?”

傅书言朝檀香瞪了一眼,怪她多事,檀香一缩脖,心虚低下头,傅书言对奶娘很敬重,无奈放下书,招呼檀香铺床,睡下了。

傅书言关在房中看书,几日没去母亲上房,这日,正好把《论语》看完,带着檀香走去上房。

一进门,看见姐姐傅书琴坐在炕上做女红,母亲杜氏坐在一旁指点,这真是关在房中三两日,世上已是几千年,她最讨厌女红的姐姐,竟然做起功课。

女红不是傅书言所爱,像傅府这种名门世家,小姐屋里一堆丫鬟婆子侍候,有专门针线上的人,女红不过是出嫁女炫耀资本,哪家夫人小姐自己做衣裳穿,

不过人人都会的,不会让人笑话。

杜氏一看见她,嗔怪道:“你这几日跑哪里去了,镇日见不着个人影。”

傅书言蹬掉了绣鞋上炕,“天热,关在屋里睡觉。”

傅书言凑近她姐姐身旁,看她姐姐正在绣一朵桃花,用粉白丝线,一朵桃花五个花瓣,才绣了半个花瓣,纳闷地问:“姐,你什么时候这么用功,跟母亲学女红?”

傅府请了教授女红的师傅,二姑娘傅书毓、三姑娘傅书岚、四姑娘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