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部分 (第2/4页)

进京,住在何处,少有人知道。

傅书言脑子里闪过去大理寺衙门等方慵,立刻就否决了,她跟高昀的关系,朝堂上下没有不知道的,她去找方慵,势必给方慵造成不好的影响,她想起许文芳,许文芳的父亲曾在大理寺任职,傅书言决定找许文芳问问,许文芳人仗义,跟她要好。

傅书言到了许府,许府下人报进去,许文芳急匆匆带着丫鬟出来迎她,第一句话就道;“傅书言,你失踪了这么久,打哪里冒出来的?我和崔文燕想找你聚一聚,听说你住你姐姐王府去了,今儿怎么有功夫来找我,事先也不告诉我一声。”

许文芳是个急脾气,连珠炮似的不容她插嘴,最后说了句,“傅书言,你来找我什么事?”

许文芳边说,要拉着进她房里,傅书言急忙道:“我今日找你是问点事,我们就站在这里说,我一会就走。”

“什么事,屋都不进,茶水不喝一口。”许文芳道。

傅书言不拐弯抹角,直接问:“你父亲曾在大理寺任职,知道新任大理寺卿方慵的府邸在哪里吗?”

许文芳眨眨眼,一下明白过来,“你是听说新任大理寺卿方慵主审东宫的案子,想去打探一下消息。”别看许文芳没心没肺,其实心思挺细的,许文芳想一下,道;“我听我父亲说过,方慵是外放官员,临时抽调进京,主审东宫的案子,他在京城没有府邸,借住一个好友的宅院,在……”

许文芳想了想,道;“在城西,夫子庙附近,你去打听一下。”

“谢谢你,许文芳。”傅书言匆匆告辞,许文芳送她出门,摇摇头,“裴文燕最近心情不好,问了也不说,你也是,咱们这几个人除了吕嫱,好像都不遂意。”

傅书言着急,没空跟她多聊,只在心里过了一下,裴文燕心情不好,大概也是因为高昀的事烦心。

傅书言告别许文芳,赶到夫子庙附近,一打听新上任的大理寺卿,便有人指给她路,方慵借住的宅院所在的巷子里面路很窄,仅能容纳一顶小轿通过,傅书言命轿子等在巷子口,自己一个人进去。

巷子七弯八拐,傅书言好不容易打听到方慵宅院,方慵宅门与周围普通人家宅门没什么差别,想方慵一介穷书生,刚奉调进京,没有自己的府邸,只好借住朋友的房子。

傅书言上前叩门,叩了半天,听里面没有动静,想可能家里没人,方慵还没从衙门回来,她等在门口。

路上过往行人经过时都朝她看一眼,好奇的眼神,傅书言等在方慵院门外,显然不妥,她来时看街口有个杂货铺,她走进杂货铺,佯作买东西,眼睛却一直盯着窗户外看,磨蹭了很久,买了一块玫瑰香胰,走出来,慢慢往方慵的院门口走。

这时,一乘小轿抬进巷子,傅书言站住,小轿子擦身过去,傅书言看小轿子停在十几米远的方慵住的宅院门前,傅书言紧走几步,看见小轿里下来一个人,身穿半旧的朝服,方脸膛,有一股轩昂之气,此人正是方慵,傅书言还记得他的长相,方慵把轿子打发走了。

傅书言上前几步,唤道:“方大人。”

方慵正朝院门口走,她这一声,方慵听见站住,回头看,见是一个不认识的少女,道;“姑娘是喊我吗?”

隔世相见,傅书言百感交集,她没忘了自己此来的目的,紧走几步,上前,见礼,“庆国公之女傅书言拜见大人。”

方慵愣了愣,恍然明白了,他奉皇命审理东宫一案,自是听说了庆国公府跟东宫的渊源,如果他猜测的不错的话,这个少女就是跟东宫昀皇孙有瓜葛的姑娘。

方慵立刻肃色道;“我知道姑娘为何而来,方某不敢应承什么,姑娘见谅。”

傅书言退后,恭恭敬敬,端端正正朝他拜了三拜,一句话未说,转身离开。

方慵看少女离去的背影,若有所思,停顿一下,叩了三下门。

傅书言默默地往回走,听见身后叩门声,觉得奇怪,身后院门‘吱呀’一声开了,傅书言回头,看一个妇人的脸从门里探出来,“老爷回来了。”

“姑娘今日可好?”

“姑娘闲着没事,画了一会画。”那个妇人边说边关上门。

傅书言奇怪,她方才叩了半天门,里面既然有人为何不开?方府里面还住着一位姑娘,金屋藏娇,她前世知道的方慵为人正派,没传出什么不好的风闻。

算了,别人家的事,她不去管,她今日来,拜谢方慵前世相助的恩情。三拜,方慵大概能明白,为高昀的事,求他公正断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