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部分 (第2/4页)

了家。

过年之前,俩人又带着孩子去了一趟邻省,熟门熟路的去了当地的黑市,把攒了一年的水果给卖了,现在物价比之前高了,卖了六千斤的水果,足足拿回来了快一万块钱。

王思婉又是大买特买了一圈,才意犹未尽的带着男人孩子回家。

这个年因为没有韩友书也没有宋婶,不止王思婉没什么心思,就连许安也没有什么心思。只有许逸,孩童不知世事一般,天天带着糖出去找他的小伙伴们。

年后,六子一家因为分家的事闹得天翻地覆。但六子他妈再怎么闹腾,六子也是说死了就要分家,不分家也可以,那以后他的钱就跟他大哥二哥一样交,他们交多少他也交多少。

那怎么行呢?这跟分了家有什么区别?

六子他妈捂着胸口说六子不孝顺,说六子媳妇儿在背后挑唆。但没用,六子这回就是下了死口,钱也不交了,自己小家收着。

熬了半个月,六子他爸妈也没顶住,只能同意了。

同意归同意,但心里还是存着怨气的,给六子就分了几床被子和几个碗,房子也不给他们一家大冬天的就让他们自己过。

六子偷偷摸摸存钱也就这几个月的事,没存多少下来,实在没办法,就又来找许安借了一百块,许安二话不说就借了,王思婉也同意。见三丫头身上衣服破烂,整个人瘦得不行,她也心疼,就把之前给许逸做的一套衣服给三丫头穿。

对于许安一家的帮助,六子和他媳妇儿都记在心里,连外人都对他们这么好,这亲妈亲爸还不如外人呢。

还是六子他岳丈,知道了他们发生的事,就赶紧带人来,简单的给搭了两间房,勉勉强强的给住了进去,才算是正式开始了新生活。

这房子还没盖起来之前,六子是带着他媳妇儿去住了队里的老牛棚的,队里实在是抽不出什么烂房子来,没办法,就只能先在老牛棚将就着。

这样一来,大队的人都觉得六子这爹妈心狠,一个肚子里出来的,怎么就这么苛待其中一个孩子呢?这六子还是最小的呢,别人都说小的要宠着,六子这爹妈可好,恨不得巴着六子养着一大家人。

这个家啊,分得好。

年前的时候,他们买了个收音机回来,平时就听听新闻啥的,王思婉不大关注这些,但许安还是很关注的,许安说,这两年会发生很多事情,他们必须多关注时事变化。

而在一月初的时候,他们买回来的收音机里,传来一个令全国人都悲痛的消息,一位备受尊敬的人逝世了。

王思婉因为不属于这个朝代,所以她的感觉不是很深,但却能从许安身上,感受到悲痛。队里的知青们像疯了似的,到处痛苦呐喊,村里也有不少人抹着眼泪在心里怀念那位老人。

而这些知青,头一次冲破了公社禁止他们聚集的禁令,聚在一起办了个盛大的缅怀会。

王思婉也去参加了,在那个会中,她知道很多关于这为老人的故事。听完后,她觉得,这是一为非常优秀非常伟大的老人,值得全国所有人去缅怀纪念。

而过后不久,王思婉他们一家晚上吃饭的时候,又听到了一个名字,而这个名字,是他们熟悉的那个人。

韩友书。

他回到了他所在高位,但那个高位不是一个能安稳的地方,反而步步刀剑。

可王思婉和许安都相信,他能掌握一切,就像他每次钓鱼一般,看似漫不经心,其实早就心中有数。

但因为这个名字,在村里确实另起波澜,很多人都跑来问,那个新闻里说的韩友书,是不是以前住在他们家的那位老人。

王思婉和许安再三摇头,否认不是。

有人信,也有人不信。

信的人说:是啊,那样的人怎么可能是那个天天钓鱼,说话和气的小老头呢。

不信的人,则想着那时候来接人的车队,如果不是他,为什么会有那样的车队来接人呢?

但无论他们信还是不信,人已经不在这了。王思婉和许安依然如平常一般,没有丝毫的变化的。

很快,这件事就被队里发生的另一件事给压了下去。

作者有话要说: 我来啦,下午六点接着见啦

第99章

栓子和李长秀的孩子失踪了; 一开始以为似去玩去了; 结果到了吃中午饭的时候都没回来,李长秀打猪草回来; 才发现孩子居然这么久,沿着大队找了半天,都没找到孩子。

李长秀也急得不行了,到处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