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 (第2/4页)

她给忘了,她跟他们不一样,她心理年龄有多大她自己都搞不清楚。这么多年装小孩她都装习惯了,但是她身边那些孩子可不同,他们扎扎实实在熬青春期啊!

“对啊。他们长大了。”蔡妩一边托着腮一边满怀惆怅地感慨。不过转眼功夫就又抬眼看着老道嘿嘿笑着:“不过幸好,还有你这样的疯老头儿陪着我玩呢。”

老道一愣,头一次没有争辩蔡妩嘴里疯老头的说辞。只放下蔡妩头顶的手,坐在蔡妩对面的马扎上,收敛坏笑,正色地冲蔡妩:“阿媚,我跟你说个事。”

蔡妩莫名其妙地看着他,不知道他要说什么搞得这么正式,抬着脑袋奇怪地问:“你说什么事?”

“我要走了。”

蔡妩的笑僵在脸上,过了会儿,她才声音有些飘渺地说:“你刚才……说什么?”

“丫头,我说我要走了,离开颍川。”老道有些不忍心地看着蔡妩,把刚才的话又重复一遍。

“为什么?你在颍川待好好的,为什么要走呀?”蔡妩听清了以后立马像扎了毛的小猫一样从马扎上直起身,居高临下地问老道。倒不是她有什么受虐潜质,而是这么多年相处,她跟老道虽然不断拌嘴,但真情实感却着实在那摆着呢。

老道扭过头去看着窗外,目光深远幽静,声音低沉稳健:“为左某早年识人不清,误收劣徒;为辜负至交将其所着托付歹人之手;为……清理门户!”

蔡妩头一回见老道这个表情这个语气的说话,等她听完所有,脑子里“嗡”的一声炸开。蔡妩声音发飘,有些艰涩地开口:

“老头儿,你……刚才说……你是什么某?”

老道儿转过头,看着蔡妩一字一顿的正色道:“老夫左慈左元放。”

蔡妩听完风中凌乱:尼玛,左慈?他真的是左慈!左慈不该是仙风道骨,鹤发童颜的世外高人吗?怎么就这疯老头儿样?那他经常挂嘴角的于老头是谁?于吉?华老头?华佗?我勒个去,太幻灭了。听老头儿平时描述,于吉就是个死心眼儿呀。华佗,更不用说了,跟精神分裂有一比。这么一对比,史书记载算个啥?史书记载就是个渣呀!

蔡妩被打击的有些踉跄,她扶着桌案,从嗓子里艰难地挤出一丝声音:“那个……你那个劣徒是谁?”

“俗姓张。现在?哼哼,人家现在可是大名鼎鼎的大贤良师啊!”左慈面带嘲讽地冷笑着从牙缝里蹦出几个字,听上去颇有些咬牙切齿。

蔡妩一屁股又坐回马扎了:好么。她现在知道了。大贤良师是个啥?她这辈子听她阿公蔡斌曾无限赞赏地说过:那是个烧符水,救人命的活菩萨。而她上辈子听到的说法则是:公元184年,太平道大贤良师张角自号“天公将军”,发动并领导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起义。史称黄巾起义。我靠,大贤良师就是张角!

想完这些以后,蔡妩木呆呆地看向老道,心情复杂万分:其实她是有感觉老道可能不是普通人的:普通人不会有那么出神入化的魔术,普通人不会有那么庞杂渊博的学识,普通人不会有那么的来去无踪的身手。只是她知道自己穿的是东汉末,她就想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平稳踏实地过日子。屯粮是为将来不挨饿,骑马是为万一的时候逃命用。对于乱世风云,她从来没有想过要参与进去,三国那些人物对于她来说就像后世普通老百姓看国家领导人一样,谁都听过但谁也没想过哪天见见真人。

她愿意自欺地想:老头儿他其实啥也不是。他就是喜欢捉弄她,戏耍她的普通老人。他疼她,关心她,惦记着她的点心,也惦记着她的生辰,逢年过节给她送点礼物或者缠着她给她乱七八糟算上一卦。他说话总是不着调,还*骗她,可对她却的确像对待自己亲孙女一样,疼着宠着,时不时开导教育着。

现在这个跟她处了那么多年的老头忽然告诉她:丫头,我是左慈,那个后世史书里藐视过权贵,戏弄过曹操的丹鼎派创始人。我教出了东汉朝以后最大的恐怖分子。现在我得趁着那逆徒还没成气候去为我早年识人不清买单。我得走了。

要是普通人听说会怎么想?你这老头又说胡话了。

可蔡妩却只觉得心里沉甸甸的:黄巾起义是怎么回事她不关心,但她关心他这趟出去是不是有危险?史书说左慈活了一百多岁,说他最后会羽化登仙。你妹的史书,史书还说张角是受仙人传书呢?说汉高祖他妈是被龙强了才有他的呢。按史书来?按史书来左慈这会儿还是青壮年呢!可蔡妩她都看了五六年的老头儿脸了。史书,这会儿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