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部分 (第1/4页)

正忙活的蔡妩根本没闲工夫理他,头也不抬插好一个风车翅膀,吹了下回答:“怎么?不许是我自己想出来的?”

郭嘉呵笑一声,走过去掰正蔡妩身子,面容含笑,眼眸幽深:“那我就该好奇岳父大人究竟是用什么样的米粮养出你这般的女儿了。”

蔡妩心里咯噔一声,脸上却似嗔非嗔地瞪了眼郭嘉,话里却带着丝试探:“怎么?嫌弃我了?我说我上辈子是世外仙客,非此间人所生养,你信吗?”

郭嘉手很温柔地抚上蔡妩鬓角的散发,语气却一股调侃,似玩笑般说道:“哎呀,那郭某能得世外仙人为妻,还真是三生有幸。”

蔡妩“啪”的一声打落郭嘉的手,嗔了他一眼,没好气地说:“少没正形。出去出去,别在这儿碍事。”

郭嘉捂着被拍红的手,一脸不甘地走出门。留下蔡妩一个人心底波澜汹涌:他刚才那话会是什么意思?他要是看出来我要不要跟他坦白?可是要怎么说?等他开口问吗?

一串纠结打旋在蔡妩心里,让她之后几天面对郭嘉都觉得忐忑难安。可惜肇事者却似乎完全没有察觉,他跟忘了这码事一样,再不曾提起过分毫。蔡妩此后曾旁敲侧击试探过几次,但都被郭嘉莫名其妙把话题岔开。以至于蔡妩至始至终都不知晓他到底知不知她的灵魂玄妙。不过这些到后来蔡妩也渐渐看开:他知道不知道有什么要紧的吗?他在乎的是她不就够了吗?

而此时蔡妩把几个孩子送进去以后,自己干脆就站在门口笑意盈盈地看着他们。唐薇几个也随后过来。几个已婚妇女回合,聊天内容相当零散,比如什么样的胭脂膏好使,比如戏娴又闹着她父亲要了什么什么东西,比如哪个点心更好吃,比如荀彤有一次风寒请了哪位大夫。

只是话题聊啊聊的,不晓得怎么样就拐到了丈夫身上。唐薇笑眯眯地看着正喝茶的蔡妩,云淡风轻地问了句:“阿媚可知你家奉孝有个绰号叫‘小太公’?”

蔡妩“噗”的一口,茶全喷了出来,一边拍胸呛咳,一边满眼含泪地摇头,心里更是崩溃呐喊:我说姐们,你能不趁我喝茶的时候给我爆这个料吗?浪子我信,鬼才我也信。可这小太公到底谁说的?靠谱不靠谱?姜子牙要真的像他那样,文王武王会哭的!

唐薇看蔡妩不以为然的样子,摇摇手指解释:“几年前长社之战。奉孝曾在很早以前断言说:此战官军必败。结果颍川守军还真让波才的黄巾军一路逼退,被围长社。后来皇埔将军前锋援军赶到,与黄巾对峙,时久不下。那会儿前锋校尉鲍信听说奉孝此前的话后,曾派人相请奉孝入军中,连请了两次,奉孝都给推了。后来鲍校尉亲至,奉孝没办法才给了一句话:自古奇胜有三:水淹,火攻,断粮。然后鲍校尉把这话传给了皇埔将军,如此才有了长社城外一把大火。”

唐薇说完转看向蔡妩,见她一脸怀疑之色,不觉纳闷地眨了眨眼。不能怪她奇怪蔡妩的反应,因为蔡妩绝对没想到长社之战背后有这段曲折。长社之战是三国之前最类似三国典型战的非三国战争。除去长社地处平原,附近无大河,没有水淹之外,火攻、断粮被皇埔嵩发挥到了极致。这和之后很多三国战争模式相类似,却不知道这后头竟然真的有一位地道的三国谋士的话在起作用,至于之前郭嘉为什么不去军中,看郭嘉那脾性,对看不对眼的他还真懒得给人出力,那句话估计还是看人家诚意难推的份上,不得已给的。当然,他也可能是嫌烦不胜烦,拿一句满是机锋的话打发人家,然后让人家自己参悟去。

孟珊和高翠倒是没有加入唐薇和蔡妩的聊天。蔡妩从孟珊一进门就发现她脸色不太好,带着些强颜欢笑和郁郁寡欢。只是相比她和唐薇的投缘、和高翠那利落性子的欣赏、她和孟珊的相处还真是平淡得可以。所以有些话,她也问不出来。倒是高翠在看出来以后,有些担忧地问了几句,本也不指望孟珊会说,谁知她今天却真有些反常,在高翠问完后,孟珊居然拿手捂了眼睛,声音发颤:“毓秀别问了,我这会儿心里乱的很。不想提这个。”

高翠听完一愣,有些尴尬地咳了声。蔡妩和唐薇则是对视一眼,互相沉默。

有了这茬以后,几位夫人之后的话题聊的不免有些悻悻,不过半个时辰,就开始各自告辞回去。孟珊是第一个离开的,她走后,唐薇看看高翠和蔡妩,小声提示:“公则先生(郭图的字)年前纳了第三房妾侍。”

高翠闻言皱眉:“那个姓齐的歌舞姬?”

唐薇点头。

蔡妩则低头沉默:她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