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部分 (第1/4页)

她是从孙家沟嫁到阳雀村的,孙家沟距离阳雀村有十多里地,坐牛车,早上去,晚上能回来。

母子二人清早迎着露水出发,到孙家沟的时候,还没到吃午饭的时间。

孙氏娘家一共五口人,老太太杨玉花尚在世,她大哥叫孙春林,大嫂叫王春兰,侄儿叫孙青,侄媳妇叫田小草。

一家五口人只有两个人的田土,粮食一季赶不上一季,日子也过得紧巴巴的。

“青儿,赶紧出来接下东西。”牛车在孙家门前停下,孙氏提着大块猪肉从板车上下来,扯开嗓子,朝里面喊。

孙家屋子里,孙青正蹲在灶膛前烧火,田氏正握着菜刀切菜,老太太杨氏年纪大了,眼睛看不清楚,坐在一旁歇着,孙春林夫妇俩还在地里干活没回来。

“阿青,好像是姑在喊,你赶紧出去看看。”孙氏的喊声传进屋,田氏停下手里的菜刀,仔细听了听,赶紧让孙青出去瞧瞧。

“嗯。”孙青点头,放下火钳出门。

“姑,青山,你们来了。”他出门,正见莫青山跟孙氏站在院子里。

孙氏将手里提着的猪肉递给孙青,“青儿,赶紧拿进去,让小草炒一盘,正好当菜。”

“姑,你咋又送肉来呐。”孙青盯着孙氏手里大块的猪肉,有些不好意思。

孙氏道:“姑一年就回来几次,送点肉,你还不好意思了,除了送猪肉来,姑也没啥好东西给你。”

莫青山卸了板车,将牛牵到有草的地方拴着,然后与孙氏,孙青进屋。

“有花跟青山来了,在哪里呐?”老太太听说女儿跟外孙来了,杵着拐棍走到堂屋。

莫青山看她一瘸一拐的走路,赶紧将她扶住,“姥姥,您腿脚不好,就好生坐着,万一摔了怎么办。”

孙青赶紧去搬了凳子,让孙氏,莫青山,杨氏坐在堂屋里聊。

三人唠嗑了片刻,孙春林跟王玉兰就扛着锄头回来了,刚好,田小草也烧好了午饭。

孙春林,王玉兰看到孙氏母子俩来,心里也高兴,田小草,孙青将饭菜端上桌,七个人围着一张桌子坐下,一边吃饭一边说话。

“大哥,大嫂,我今日来,是想给小草介绍个活儿做。”孙氏吃饱后,看着孙春林,王氏,直接讲明自己的来意。

孙春林正在啃窝窝头,含糊不清的问,“啥活儿?”

孙氏道:“我们村的一个小娘子想在秭归县开家手工作坊,需要人手。”生怕孙春林夫妇不答应,她赶紧细说,“大哥,大嫂,那活儿很轻松,只要动动手就行,每个月有一两多银子,吃住全包。”

“姑,真有这么好的事儿?”孙春林夫妇还没表态,田小草就心动了。

他们家田土没多少,没多少农活,她在家闲着也是闲着,找点活儿做,还可以帮着养家糊口。

“嗯。”孙氏点头,“我和那小娘子关系很好,说来,青山的婚事还是那小娘子帮忙牵线拉媒的。”

孙氏说得如此诱人,田小草十分想去,她看向孙春林,王氏,“爹,娘,姑介绍的活儿这么好,我想去,反正咱们家没多少农活做,我去做点工,还能补贴家用。”

王氏想了想,觉得可行,“他爹,既然小草想去,就让她去吧。”

“好吧。”想到是自家亲妹子介绍的,孙春林也没多犹豫,点头答应。

田小草见公婆都答应了,高兴得嘴都合不上了。

“姑,那作坊还要人不,我也想去。”孙青听了半天,也扬起头,眼巴巴的将孙氏盯着。

自己媳妇都能出去赚钱,让他一个大男人待在家烧火做饭,他哪里待得住。

孙氏没有立即回复他,表情有些犯难,因为她只跟云沫提过田小草,害怕云沫要不了这么多人。

“这样吧,青儿,小草,你们收拾收拾,先跟我去阳雀村见见东家,看东家怎么说。”她琢磨了片刻,才这样回答孙青。

“嗯。”孙青点头。

田小草看了眼孙青,有些感概:“要是阿青也能去上工,该多好。”

这样,一来,他们夫妻不用分离,二来,两个人赚钱总比一个人赚钱好,他们孙家人口多,地少,老太太每年又得花钱看病,日子过得真是紧巴巴的。

娘家的难处,孙氏也清楚,也想尽力帮忙。

吃过午饭,孙氏,莫青山陪了老太太一个多时辰,就让田小草,孙青赶紧准备一下,准备回阳雀村,害怕晚了,天黑才能赶到家。

牛车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