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部分 (第1/4页)

云沫微微勾了勾唇角,浅浅的笑着,看来,昨天领了菜种的那些灾民,已经见识到了菜种的妙处了,这一传十,十传百,所以,今天才会有这么多灾民前来县衙。

尉迟真瞧县衙大门被围得水泄不通,使了个眼色,让身边的两名士兵前去开路。

“尉迟将军,今天还发菜种吗?”

“尉迟将军,我上有老,下有小,家里五亩农作物都旱死了,我能不能领一些菜种?”

“尉迟将军,求求你了,再发我们一些菜种吧。”

灾民们的呼声一波高过一波,尉迟大将军顿时成了香饽饽,风头直接盖过小皇帝燕恪。

在灾民的呼声中,云沫,燕恪,尉迟真,无心,无念等人好不容易才挤进了县衙。

“各位,稍安勿躁。”尉迟真站在高高的台阶上,打了个手势,示意下面的灾民安静一些。

“尉迟将军,你再发一些菜种吧。”

“尉迟将军,我们都愿意种菜,求求你,再发一些菜种吧。”

……灾民们看见尉迟真打的手势,稍微安静了些,一个个眼巴巴的将他盯着,将他视为清河县的救星。

尉迟真瞧场面安静了些,扫了一眼下面的灾民,道:“各位乡亲,菜种大家都有份,请大家不要哄抢,主动排好队,一个一个上前领取。”

他一句保证的话落下,灾民们总算安心了。

“尉迟将军是咱们清河县的大恩人,大家说,我说的对不对。”灾民里,有人高呼。

“对,尉迟将军是好官,是咱们大燕的大英雄。”

“尉迟将军,我崇拜你。”

……赞美尉迟真的话,一波高过一波,不绝于耳,直接将尉迟真抬上了天。

尉迟真有些尴尬的挠了挠后脑勺,他觉得,这功劳不该属于他,整个赈灾过程,他只负责维持秩序跟跑腿,出力最大的是摄政王千岁的夫人,再次,就是皇上了。

“各位乡亲,你们真正要感激的人不是我,而是这位云娘子跟这位燕公子。”说话,他侧过脸,视线瞟向云沫跟燕恪。

灾民的视线跟着他的视线移动,纷纷都看向云沫跟燕恪。

尉迟真接着刚才的话,继续道:“那些神奇的菜种,是这位云娘子给你们准备的。”刚才,他已经听见灾民在议论,那些白菜种跟萝卜种一夜发芽的情况了,“还有,若是没有这位燕公子帮忙,朝廷不可能这么快知道清河县的旱情,官府能这么快开仓放粮,也是这位燕公子从中周旋的,所以,你们真正的恩人是云娘子跟燕公子,而非本将军。”

尉迟真徐徐说完,灾民们看云沫跟燕恪的目光露出浓浓的感激之色。

“多谢云娘子,云娘子真是活菩萨在世。”

“云娘子,燕公子,尉迟将军都是咱们清河县的大恩人,大家说,对不对。”

“对,没有云娘子,燕公子,尉迟将军帮忙,咱们清河县的百姓就苦了。”

……

听着灾民们的呼声,这下,燕恪的心里平衡了,这次赈灾,他出了这么多力,百姓们是应该感谢他。

小皇帝站在高高的台阶上,受一众灾民膜拜,心里得到极大的满足,不知不觉间,微微勾了勾嘴角,笑容浮在脸上。

云沫脸上的表情没有发生太过明显的变化,这次,她之所以亲赴清河县,完全是不放心燕恪,至于想办法赈灾,也完全是为了燕恪,她可不是什么活观音,圣母娘娘,有一颗悲天悯人,悬壶济世的心。

灾民们见识了那些菜种的神奇,接下来的两三天,每天都有很多灾民前来县衙府领取菜种,不到五天,一万多亩地的菜种全部发了出去。

几天之内,清河县灾民都领到了官府发放的米粮,菜种,官府施药,疫情也很快得到控制,那些之前离开清河县的灾民,也陆陆续续搬了回来,除了通知清河县百姓要大量种植树木外,赈灾之事差不多已经告一段落。

忙碌了几天,燕恪终于松了一口气。

驿站,云沫正在房间里收拾东西,准备明日一早回秭归县,五六日没见小豆丁了,她甚是想念。

燕恪吩咐小明子收拾东西,自己闲庭漫步到云沫的房间,他敲了敲门,走进去。

云沫一边收拾东西,一边扭头看了他一眼,“找我有事?”

“婶婶,没事就不能来找你吗?”燕恪走到八仙桌旁,懒懒的拉了一把太师椅坐下,挑了挑眉,将云沫望着,“我明日要回京城,婶婶,你有没有什么话,要我帮你转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