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部分 (第1/4页)

观霞宫正殿里,人人脸色凝重。

“皇上,这次不仅京城受灾,紧邻京城的十余个小县灾情也十分严重,诸多百姓的家园被毁,良田万顷被洪水淹没。”

“皇上,洪水退后,恐怕需要开仓赈灾。”

“皇上,这么多地方受灾,官仓怕支持不了多久。”

……

底下大臣你一句,我一句,楚皇听着,眉头皱得可以夹住筷子,“朕叫你们来,是想对策的,不是听你们报告灾情的。”

楚皇身上散发的怒气,压得殿中的空气有些沉闷,他深邃的眼眸转了转,一眼扫过殿中的大臣,沉声问:“现在灾情这么严重,诸位爱卿,可有什么退洪救灾的良策?”

这话落,底下的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全都跪在了殿中,齐声道:“皇上,臣等无能。”

楚皇盯着跪了一地的大臣,脸色有些不好看,目光在那些大臣身上停留了半分钟,最终转眸看向龙御。

“战王,你可有退洪赈灾的良策?”

龙御看了楚皇一眼,凝眉道:“父皇,儿臣已经安排人去京郊大营调兵了,目前灾情严重,只能暂且从军营里调兵去疏通河道。”

他擅长的是练兵打仗,抗洪救灾这种事情,还是第一次遇上,而且,这次的大雨,在大楚的建国史上都没几次,来势凶猛。

“三皇弟,你调兵疏通河道,分散了兵力,可有想过,万一,戎狄及那几个觊觎我大楚的小国纠集兵力,趁机攻打我大楚,到时候,大楚且不陷入两难之地?”说话的是楚后所出的宁王龙易。

龙易自诩自己是正宫所出,一直对皇位虎视眈眈,其他皇子都对他构不成什么威胁,唯一令他忌惮的就是战功赫赫的龙御。

“大皇兄,莫不是你另有良策?”龙御轻睨向龙易,“若是大皇兄有良策,自是不必调动兵力去防洪。”

龙易说的,他且能没想到,只是,现在洪水淹城,灾情严重,若不调动兵力疏导洪水,缓解灾情,不等戎狄及那几个小国前来攻打,大楚就已经完了。

“可以让禁卫军去疏导洪水。”龙易回答,“禁卫军个个武艺高强,不比军营的兵差,让禁卫军去疏导洪水,绝对没有问题。”

龙御看着龙易,嘲讽的笑了笑,“大皇兄,禁卫军不过五千人,要分出部分守卫皇宫,还要分出部分管理京城治安,剩下的人,你觉得,足矣应付这次灾情吗?”

“就算不足矣应付灾情,也不能调动大营的兵力救灾,戎狄一直对我大楚虎视眈眈,绝对会趁这次洪灾,侵犯我大楚。”龙易同样瞪着龙御,与龙御据理力争。

“父皇,请您三思。”

楚皇没有立即回应龙易,眼前的灾情刻不容缓,但是,龙易说的也有道理,戎狄那边,不得不防,他凝眉,陷入两难的境地。

“父皇,洪水要疏导,灾情要控制,戎狄那边,儿臣自然也不会疏忽,戎狄若真来犯,儿臣若是无法将其驱逐,儿臣自愿交出兵权。”龙御见楚皇犹豫,只好这样说,给他一记定心丸吃。

龙御说出这话,龙易看着他,在楚皇视线不及的角度,递了一个挑衅的眼神。

若能通过这件事,逼迫龙御交出兵权……

龙御收到龙易挑衅的眼神,唇角泛起一丝轻讽的冷笑。

龙易费尽心机,不就是为了逼迫他交出兵权吗,不过,想要从他手上夺取兵权,那也得看看,自己有几斤几两。

龙御战神的威名,在大楚家喻户晓,楚皇琢磨了一下,同意他的安排。

自己这个儿子,十岁起征战沙场,收复大楚的失地,抵御外敌,这些年,立下过累累军功,正是因为有这个儿子,这些年,大楚才得已太平。

从观霞宫正殿里出来,龙易将龙御唤住,说起风凉话,“三皇弟,这次灾情严重,文武百官都束手无策,你非要将这么件棘手的事情扛在自己肩上,何必呢。”

龙御停下来,侧脸斜睨着龙易,淡淡道:“大皇兄,父皇要是听到你这话,一定会很高兴。”

龙易脸色一变,看着龙御,脸上的笑容不达眼底,“三皇弟,我只是关心你罢了,你何必动怒呢。”

“原来大皇兄是在关心我,我还真没听出来。”龙御不留情面的回了一句,撑起一把油纸伞离开。

龙易站在原地,盯着他离去的背影,目光含恨,握得拳头作响。

龙御,迟早有一天,他要将他狠狠的踩在脚底下,踩进泥土里。

“你,过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