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 (第1/4页)

马氏在旁边添油加醋地说:“你母亲真做了这样的打算的话,到时候,护国公府那边撒气,肯定也是往你身上撒的了。”

“三婶说的是。”李敏对这点不可否认。

王氏这计是一箭三雕。但是,事情真有王氏想的那么容易吗?

屋里人说话的时候,绿鹦哥一直伫立在窗户的窗棱上听着,听到差不多了,拍拍翅膀回到主人那儿。

不用多说,王氏的打算让人震怒。

这王氏好大的胆子,真是敢不顾护国公府的面子做出这样阴险的事儿。

公孙良生皱起两条书生秀眉,偷偷瞅了眼朱隶的脸色。

朱隶朱唇轻启,冷笑一声:“以前,容妃娘娘在宫中受宠的时候,少不了在皇上面前提点华才人。如今,麻雀飞上枝条变成凤凰,护国公府是被狼心狗肺的咬了一口。”

“主子言之有理。”公孙良生想的是,护国公府在此之前,与王氏的关系应该是不错,否则,宫里的容妃,也不会主张将李莹嫁给朱隶。要知道,朱隶的王妃位置是个热饽饽,要不是朱隶在战场上出了事,没有姑娘家不愿意嫁朱隶的。

护国公府哪儿比不上皇室了。

这个尚书府的王氏岂止是欺人太甚,简直是,不知所谓。

以前,难道在不知不觉之中,护国公府和王氏之间是生罅隙了吗?

再退一步说,王氏这个做母亲的,做主母的,哪怕不顾及护国公府的面子,如此用心险恶对待一个继女,用旧嫁衣充当新嫁衣,要知道,这是一个女人一辈子最重要的事。

这样的主母,能叫做主母?这样的母亲,能作为人母?!

“王爷——”眼看朱隶是少有的脸上出现了一丝愠怒,公孙良生眉头皱的益发紧拢,说,“嫁衣的事儿,敏姑娘自然是不能穿旧嫁衣,要是真穿了她娘的旧嫁衣出嫁,她娘在九泉之下恐怕也难以瞑目。”

“你此话说的没错。她母亲娘家若是知道这回事儿,肯定更不会善罢甘休了。”朱隶深色的眸子里掠过一抹深思,偷偷给她换件新嫁衣是容易的事儿,但是,恐怕这事儿找徐家人商量后做决定更好。

公孙良生拱手之后,便转身出去,准备找徐有贞见面。

同在一个院子里,只有一墙之遥。朱隶眺望她的那扇窗户,想着过几天,她就要真正到他家中了。

为此,他黑黝黝的眸子一直望着她的窗,好像望眼欲穿的一汪深洋。

马氏来这儿给李敏报信,在李敏这儿拿了些药材。

念夏不禁在马氏走了之后念叨:“是亲戚就不用给银子了吗?”

这个马氏也真是的,小偷小摸不断,算盘打的挂啦挂啦响,肯定也是由于这点,让王氏嫌弃了她。

李敏换了身衣服准备回尚书府,听到丫鬟直言,说:“目光放长远点,姑娘。这话我已经说了多少遍了。”

一点的药材而已,到时候,迟早有用得上马氏的地方。

念夏点了头,出去给她准备轿子。

回到尚书府,那晚上,李大同与同僚吃酒,回到家时,醉醺醺的,倒头就大睡。王氏算计好了,没有把在百花宴上发生的事告诉给家里人,打算拖到个几天,等李敏嫁出去了,一切也就迟了。

念夏只觉得自己家小姐依然那个性子,好像波澜不惊的,在府里的时候,也是养生吃饭看书,让人着急。

结果,昨儿六姑姑拿了李敏开的药回家之后,遵从李敏的吩咐对卢氏说了。卢氏听说不用真饿到两天,心情一下轻松不少。李敏那计先重后轻的心理疏导法起了作用。

那晚上,卢氏喝了两次药,到第二天中午,病情已经大有好转,进食了米汤。想到李敏的好处,卢氏当机立断,准备进宫去给李敏邀功。

王氏想的,拖两天的计谋就此报销了。

卢氏入宫的时候,是在午时,据闻在宫里,被太后娘娘留了下来用膳。到了下午,西洋钟两点左右,宫里派出了人。

公公快马来到尚书府。

老太太还在屋里歇着午觉,李大同在衙门工作没有回家。王氏出来接待。

公公摆手,要王氏不用倒茶了,说:“太后娘娘想让敏姑娘进宫一趟。”

什么?!

出人意料的快!

卢氏的病不是怪病吗?怎能好的这么快!

王氏心里头打了下冷战,保持住镇定,对公公说:“敏儿出去了,这样,我找人去把她叫回来。”

公公一听,也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