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注定要位极人臣的女人 第120节 (第1/3页)

因此,谢知秋一身青色官服来?到山上,钟大梁山上的其他兄弟立即齐刷刷地看过?来?,目色不?善。

钟大梁立即解释道:“别急!自己人!这位是萧斩石将军的麟儿!今年刚考上状元,虽是文官,但与我等一道,都是为百姓说话的!”

得知是萧斩石的儿子,山上的人才收回充满敌意的视线,变得友善起来?。

钟大梁领谢知秋一行人进山休息,一边走一边道——

“义军固然艰难,但民间仍有义士暗中支持。”

“我等这一次从西北假装山匪来?到南方,就?是因为有几?位支持义军的富商有意支援我们粮草。

“只是义军毕竟不?是正规军,他们不?好明目张胆地帮忙。正好我原本负责的区域近日战事平缓,我名下?又有不?少猛士负伤,需要?休养,短时间不?便再出征。我就?趁修整的间隙,接了这个接应粮草的活,带着一批人过?来?运送物?资。”

“你们之前?若听说望潮山上的山匪抢劫富商,其实就?是我们在接粮草。”

“本来?下?半月最后一批粮草送到,我们就?要?回西北去了,没想到这么好的运气,竟能重遇张聪哥!还?正好碰上萧将军的公子上任知县!”

钟大梁对遇见张聪和“萧寻初”显然异常高兴,滔滔不?绝。

他望着谢知秋如今这张萧寻初的脸,感慨又欣慰地道:“当初我等与萧将军同生?共死,何等亲密!想不?到一转眼,你都这么大了。想当年,你兄长萧寻光是沙场上出生?的,我们都还?见过?抱过?,但是你……已经是生?在梁城了,还?真是只闻其名,从未见过?。”

他细细端详萧寻初的面容,说:“看这相貌,是像姜凌夫人啊!”

谢知秋淡然自若,替萧寻初道:“寻初不?才,见过?钟叔父!”

“不?敢不?敢。”

钟大梁大笑。

接着,他有些稀奇地说:“不?过?,真亏你能看出我们是义军,还?敢用那样?的方式留讯息联络我们。”

谢知秋面色如常,只说:“一开始是猜的,多少有点运气的成分。”

事实上,在信息闭塞的百姓眼中,成群结队且有武器的义军和山匪的概念难免会有点模糊。

谢知秋在得知望潮山上的山匪是从西北来?时,就?留了个心眼。

后来?她特意去查了望潮山这帮山匪的行迹,发现这帮人从未与普通百姓有过?冲突,虽然截了几?次商队,但这些富商似乎并未对山贼有太大怨怼,甚至没有报官,中间亦无人员伤亡。

再看他们的作风规律,不?像是寻常贼寇,更像军队行军。

因此谢知秋推测,他们非但是义军,而且其中一定有在正规军中待过?的人领队。

所以,她才在联络山中义军的信中加入军事密语。

谢知秋特意请教了张聪,得知只要?是方朝的正规军,军事密语多半可以沟通。

不?过?,张聪从军也是许多年前?的事了,如今的密语是否有换过?,他不?太清楚。

谢知秋有赌的成分,赌的最多的地方就?在这里?。

军事密语作为一种暗号,也是最后一重保险。

如果对方真是从正规军中脱胎的义军,那么他们看到军事密语,就?会将此当作同道者对同道者的对话,不?说消除戒心,至少也能引起对方兴趣。

而万分之一的可能,谢知秋的判断全?错,山上的真是普通贼寇……那么那封信,他们恐怕看不?懂。谢知秋这里?,至少能保证安全?。

当然,谢知秋真正想要?接触的是义军。因为只有义军,才更容易形成一同为百姓谋取利益的共识。

但即使与对方见了面,谢知秋也做好了要?接触数次、双方才能建立一点薄弱信任关?系的准备。

他们恐怕需要?在互相利诱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如履薄冰的短暂合作关?系。

这支义军的领袖钟大梁,居然是以前?为萧家军效命的校尉,还?与张聪是旧识,对谢知秋来?说,无疑是极大的意外之喜!

尽管普通义军也能合作,但情?况会复杂。

而现在,无论?是谢知秋对这支义军,还?是义军对谢知秋,双方的信赖关?系都能达到一个全?新的境界。于谢知秋而言,许多事情?都能变得更加可靠方便。

谢知秋与钟大梁寒暄一番后,切入正题,问?:“钟叔父既然会来?留客亭,想必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