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 (第1/4页)

出一身冷汗来。当即也顾不得别的了,赶紧下床跑出去查看情形,当得知着火的是主院以后,小蝉没有觉得放心反而更加疑惑了:自己明明没有动手,怎么主院就莫名其妙的着火了?还有自己包袱里的东西是谁给拿走了……

张婆子从另一边拿了两个盆过来,见小蝉在那干站着不动弹,没好气的塞给她一个盆:“都什么时候了,还光在这站着,还不快点去救火,要是奶奶真有什么好歹,咱们的小命不都得赔上?”小蝉一时间也无所适从,有些麻木的接过铜盆泼起水来。

只是火势太大,她们发现的又太晚,到后来不得不眼睁睁的看着主院被焚烧殆尽。

当裴氏听说仰天山别院突遭大火,冯莺主仆都葬身火海的时候,那简直是比谁都要惊讶,她忙不迭的把于嬷嬷喊来询问:“到底怎么回事?不是说好了等她临盆的时候再动手?这个时候这样一场大火,不管是天灾还是人祸,不都让人往我身上想?”

于嬷嬷也有些摸不着头脑:“回夫人的话,这事真不是老奴动的手啊,没有您的吩咐老奴怎么敢做这种事?不过……”

裴氏不耐烦的说:“不过什么,有什么话直说就是,有什么好犹豫的。”

于嬷嬷回道:“不过昨儿,向家的老太太突然派了自己的心腹婆子去给奶奶送滋补品,昨晚那个婆子和车夫丫鬟都没回来,今早起来就出了别庄失火的事……”

裴氏目光一闪:“你的意思是这事是向刘氏做的?你不是说她的意思想留子去母吗?一个乡下老太太满身的穷酸味,这算盘倒是打的挺好!”

于嬷嬷低声说:“她还不是看中了姑奶奶的嫁妆?老奴也不知道这其中有什么差错,或许这场火就是天灾也未可知。”

裴氏无奈的道:“不管是天灾还是人祸,这场火都不能烧到我头上来。好了,你先回去,把冯莺的嫁妆给我看好了,可不能让向家那些人占了便宜。我也该换身衣裳去别院哭上一回。”

当别庄大火的消息传到向家时,大刘氏当即就昏了过去,倒不是心疼冯莺,连个孩子都没有留下,自家怎么强留她的嫁妆!

倒是小刘氏一边安抚姑妈一边拿手轻轻的抚摸自己的小腹,心想:没想到这个小蝉还真把事情给办成了。

而此时的冯莺已经离开京城百里之遥,对这些人如何装腔作势操办丧事又如何分割自己的嫁妆,她已经浑不在意。从此之后,京城的定国公府和向家上下跟她已经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此一去,自当是山高水阔任鸟飞。

正文 第五十二章途中见闻一

自打昨晚起,冯莺已经摘掉了假肚子,从田氏的外甥女变成了表侄女,总之还是程家的表姑奶奶。冯莺不耐烦别人这样称呼,便依着这里的风俗让大家喊她“冯娘子”。

田氏终究是不放心让她们主仆四人自行上路,于是安排了于大带着八九个兄弟一路护送。冯莺原说不必这样麻烦,谁知于大说正好府里的商队要去渝北关送货,不算是特意送她,冯莺这才安下心来。

因为商队里的货物沉重,因此她们路上走的不算快。此时正值深秋时节,一路上金黄色的树叶和蔚蓝澄净的天空成了冯莺看的最多的风景。

从京城道渝北关大约有六七百里的路程,三日后她们就到了从京城到渝北关之间最大的府城永宁府。因为商队要在这里卸些货物加之修整一下,于是一行人便在府城的一家客栈住下了。

自打穿越之后,冯莺就没有好好的逛过街,到了永宁这里,虽然比不上京城繁华的只分之一,但是在冯莺眼里那也是样样有趣的。

不管哪个时代的女人最喜欢逛的永远都是首饰铺子。正好她们住的客栈所在地就比较繁华,出了客栈经过一条小巷就是永宁府最繁华的街道。小二听说她们要求逛街,特别热情的给介绍了城中几家店大信誉好的店铺。

冯莺带着碧莲和房嬷嬷几人来到一家小二说的招庆银楼。房山走到门口直说:“这里面女眷较多,我就不进去了,我在门口候着姑娘。”冯莺也不强迫他,看斜对面有个茶摊,就让碧莲给他拿了些零钱让他去喝茶。房山想要推辞来着,被碧莲二话不说的给塞到手里了。

几人进到店里面,这店铺倒是够大的,上下两层楼,四开的大门,柜台边上立着不少的客人正在挑选心怡的饰品。冯莺转了一圈,竟然没有伙计上前招呼,她看了一眼铺子里的女眷们大多都穿戴的富贵华丽。再低头瞧瞧自己身上八成新的湖蓝色长身褙子,这时候的衣服颜色褪的厉害,这衣服洗了两次就瞧着不那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