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 (第2/4页)

怕反,怕就怕苏霆的心不在睿王这边,才最麻烦。

睿王不敢赌!

怪就怪戚蓉不长脑子,一下子把局势弄乱了。

睿王妃本来也没打算谈妥,只是来做做样子,就是要告诉外界,是戚蓉擅自作主睿王府没教养好,否则今日两家已经成了亲家,把睿王摘了出去,与前朝无关。

最主要的是告诉景隆帝知道就行了,她的任务算是完成了。

只不过,灰头土脸的回去,睿王妃平生第一次被逼的下不来台,又气又恼。

苏晗却是佩服幕后推手,短时间就想出了这样的对策。睿王妃亲自上门被拒,为的就是迷惑皇上,苏家支撑的不是睿王。一旦其他二王有所动作,这顶帽子就扣在了谁的头上,这水搅的越来越混了。

睿王却又不敢得罪死苏家,真怕苏家反水支持其他二王,留有余地,适当的敲打却是十分必要的。

否则也就不会承认是戚蓉没教好,戚蓉代表的就是睿王府的脸面,还真是豁得出去,自己伸手打自己的脸。

只是,睿王看不清一点,若苏家但凡有一点心思,事情就不会做那么绝。

睿王注定竹篮打水一场空!

“小姐心思非常人所能及,奴婢愚昧。”宜人惊叹。

凌氏欣慰,“这孩子从八岁那年起就没让我操过心,懂事又贴心,怎么不叫人偏疼!”

这话,宜人是赞同的。

晚间,苏三爷归来,脸色有些沉重。

“今日睿王向皇上解释近日流言,皇上勒令睿王回府整改,禁朝十日,睿王这次怕是要恼上苏家了。”

凌氏不以为然,“自分家起睿王就该看清了。”

苏三爷沉默了,这话说得不错,可惜苏家手握兵权,哪个不眼红。圣上身子一日不如一日,朝堂两位王爷斗个你死我活,大臣私下纷纷站队,唯有苏家保持中立,这次和睿王府闹僵,万一……

“没有万一,睿王若真有那个本事也不至于到今天还是个皇长子!”

凌氏自信满满,她觉得就算支持了睿王登位。就凭他那小心眼,也绝容不下苏家,与其如此的还不如放手一搏。

“还有一件事,皇后怕是要撑不过去了,昨日起就开始吐血,只怕…。”

苏三爷顿了顿,没有继续往下说。

凌氏一点也不关心,自从戚扇赐婚她就猜到了,只是没想到会这么快。

“若真如此,霆哥儿怕是要启程回西北了。”

苏三爷猜不透皇上更猜不透凌氏。

次日早朝,边关八百里加急送到了大殿。

西南有流匪作祟,大肆烧杀掠夺,残害百姓,人心惶惶,已经有一大批灾民往临城赶来,边界秦国更是虎视眈眈大肆征兵,西南统帅一个月前突然病逝唯有副帅支撑,三军不可一日无帅。

这也就是景隆帝召回苏霆的其中原因之一。

景隆帝当即下诏,“着封苏霆为一品护国将军,接令三军平定西南,明日午时即刻赶往,不得有误。”

一品护国将军?

景隆帝一石激起千层浪,苏霆才十八岁,不是副将是主将,可见皇帝有多么信任苏家。

那可是三十万大军啊,群臣不淡定了,原本苏霆手握十万大军就已经让人不爽了。

“皇上,苏少将年纪轻轻恐怕经验不足,资历尚浅,初次就接管三军,怕是难以令人心服口服,请皇上三思啊。”

“是啊,皇上,苏少将以往都是跟在凌将军身边,凌将军经验丰富能指点一二,若苏少将单独征战只怕少年意气风发,惯会纸上谈兵,三思啊皇上。”

“沈侯爷说的对,臣也以为苏少将虽有将相之才,年纪尚浅,并非最佳人选。”

“怎么会!苏少将乃是一代枭雄,战无不胜,平定西北……”

景隆帝眯着眼,高位上每一个人的表情都看得很清楚。

苏霆身姿站的笔直,剑眉微敛,如一株悬崖峭壁上的一支青竹,冷冽孤寂,不为所动,好似大家讨论的都不是他,荣辱不惊。

景隆帝微微叹息,略显疲惫的闭了闭眼,而后猛烈睁开,沉声道,“既然你们都反对,不知可有推荐人选?”

连郡王第一个站出来,“微臣以为大殿下睿智多才,若论身份是东楚皇子,部下更是人才济济,最合适不过。”

睿王站在最前端连郡王的讽刺令他皱紧了眉,瞥了眼伯安侯。

伯安侯立即上前,“臣以为镇南王宝刀未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