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 (第1/4页)

宋雨潞还留下了准备外出工作的双胞胎兄弟萧雨萧歇和司机小四。

房间里,雨宝和五个年龄差不多的男孩子,面面相觑。

大家都不知道这位仙女的葫芦里,卖的究竟是什么灵丹妙药。

宋雨潞拿来了一个长宽约半米的小盒子,又用镊子和别针,小心翼翼地将取出的几只蚂蚱,固定在盒中,仔细观察。

大家不敢说话,也都凑过去看,却又不敢距离太近,打扰到她的观测。

几个人横看竖看,盒子里就是几只蚂蚱,怎么看,也变不成青蛙。

然而宋雨潞的想法和他们心中的青蛙完全不搭边,她仔细观察后向在场的人们问道:“看出什么了吗?”

大家齐摇头。几只蚂蚱,有啥好看?

宋雨潞笑了笑,终于出言点拨:“蚂蚱是蝗总科的昆虫,看起来似乎所有的蚂蚱都是相似的,但是你们仔细看,现在这个盒子里,就有两种不同的蚂蚱。”

“这一种,叫做黄脊蝗。雌性体长5。5厘米,雄性体长4。2厘米,其腹面和腿下生有许多绒毛,体色黄褐色,背面沿中线自头顶至翅尖为黄色,所以,它叫做黄脊蝗。”

“而这一种,叫做棉蝗,又叫做大青蝗。雌性体长5。6-8。1厘米,雄性体长4。3-5。6厘米,体形粗大,有密而长的绒毛和清晰的刻点,体色青绿色。”

双胞胎兄弟和小四同时指着黄脊蝗,纷纷发言:“我们从小就捉蚂蚱玩,咱们这里的蚂蚱,都是这一种。”

小朱和小汪对视一眼,两人都很激动,用手指着棉蝗,也是异口同声:“仙女,我们两个从小就在樾城长大,我们那里的蚂蚱,是这一种。”

☆、第一百三十六章 解密

几个年轻人登时找到了共同语言,像是同时回到了难忘的童年时光。嘁嘁喳喳地打开了话匣子。

“咱们这里好像还有一种灰褐色的蚂蚱,长肥的时候,和土一样的颜色,不飞起来你都找不到。”

“那个我们那边也有,我一抓就是一大罐子。可是黄色的这种,我们没有。”

“绿色的这个,我们这里也没有啊!”

除了宋雨潞之外,其余六个人高兴地跳起来,手舞足蹈。

相对于孩子们的兴奋,宋雨潞依旧是一副了然的笑容:“和我想的差不多。昆虫的分布,有着一定的地域特点。不同的地方,分布的种类并不相同。”

“这个叫做曹吏开的人,既然从小就是一个抓蚂蚱的高手,抓了四十年,他的这个技能,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条件反射。即便他走到了樾城,仍然有可能会技痒,顺手抓几只回来。”

雨宝竖起大拇指:“姐,你太神了吧?”

宋雨潞摇摇头,在见到蚂蚱之前,她并不能肯定自己的判断,只知晓它可以是一个努力的方向。

“所有的法医学证据就像教科书一样,以一种客观的形势呈现出来。事实上,昆虫并不能证明凶手是谁,只是能提供一部分证据。”

小朱和小汪同时拱手致谢:“谢谢您,仙女,这个证据,太重要了。”

宋雨潞谦逊地摇头。她只是做了,她能做的。

小朱与小汪对视一眼,感慨道:“真是没想到,我们真的证明了,曹吏开曾经到过樾城。”

小汪还是连连摇头:“可是,他是曹秦的父亲。他对他自己的儿子,采取这样的手段,让人无法理解。”

两人又一起把希望的目光看向了宋雨潞,小朱说:“仙女,我们在审问他的时候,他多次说,他与儿子的感情非常好,曹秦很懂事,性情温顺,从不惹是生非,和岳父母的关系也非常融洽,只要是提起他的儿子,这个曹吏开一直就是一副不舍的表情。”

按照常理,曹吏开根本就没有杀害儿子的理由。

事实的背后,一定隐藏着一个,不可告人的目的。

雨宝不理解地问道:“他不是已经被你们抓了吗,为什么杀死自己的儿子,你们可以问他啊?”

两位探员点头又摇头,董探长断案的行事作风,也对于他们这一代年轻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的放矢,才能让嫌疑人更加无可辩驳,只能说出实情。”

原因究竟会是什么呢?大家都想听一听仙女的建议。

宋雨潞的眉头深锁。每一个案子中当事人的经历,都是对于人性的一次检验,然而他们获得的分数,往往都是不及格,有的甚至是负数。

“很多年以前,我曾经碰到过一个案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