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部分 (第1/4页)

——

这天,毛青民下班回到家,看到上初三的儿子手上拿着一本杂志看着。只有一个多月就要中考了,他正想让儿子好好复习的时候,鬼使神差地坐在了儿子的边上,一手揽住了儿子的肩。

“儿子,看什么呢?今天复习得怎么样了?”

“我上次模考成绩出来了,班上第六。”男孩得意道:“我偶像又写了,这次发表在《华美杂志》上,我特意买来看的。”

“《华美日报》?他新写的是什么?”毛青民挑了挑眉,他儿子的偶像他是知道的,《华美日报》他也是知道的,只不过莫长安居然在《华美日报》发表了?

自家儿子只比莫长安小一岁,虽然成绩还算可以,但比起闪闪发光的莫长安来说还差了点。不过对于儿子把这样的人当偶像,他和老婆是赞同的。

有一位方方面面都很厉害的偶像,也能激发孩子学习的动力,所以对于他儿子提的买书的要求,他们一向不拒绝。

“对,他这次写说出来吓你一跳。”

“我不信,这有什么好吓的?”

“当当当当!”男孩把杂志铺平在毛青民的膝盖上,道:“你看,原来N市也有打铁花的人呢!跟爷爷一样,如果爷爷还在的话就好了,他肯定高兴打铁花被安大写成发表给大家看的。”

打铁花?

毛青民一愣,他的父亲毛敬元曾经也是一名打铁花的手艺人,他小时候也跟着学过一段时间。只不过后他觉得太苦了,就没继续学下去,而是选择了读书。

反正一直到现在,他都很庆幸当年的这个决定。

虽然那时候他父亲靠着打铁花的手艺把他们三姊妹盘了出来,但现在的传统技艺已经不像过去那般吃得香了。

他父亲这辈子都没收到合心的徒弟,他儿子倒是想跟爷爷学,不过被他和老婆否决了。只有读书才有出路,现在已经不是那个靠一门手艺就能维持生活的年代了,看他二爹那几个儿子过的日子就知道。

一直到死之前,他的父亲都还非常遗憾,没有为自己的技艺找到传人。

他二爹是他父亲的师弟,从小就跟着他们的父亲学习打铁花,一直到零几年的时候都还在打,不过现在都转行了。

一场演出多的五百,少的两百,一个月最好的时候也就赚个两三千,根本就不够维持生活,更何况下面还有几个嗷嗷待哺的小孩。

打铁花耗费的体力大,也很容易受伤,累死累活才赚那么点钱。去工地搬砖的话,只要肯干活,一个月能有上万块。

不是他们不热爱这门手艺,这着实是生活所迫。

毛青民虽然不会打铁花,但他从小就是听着他父亲说过去的故事长大的,他对打铁花了解得比任何人都多。他拿起杂志,一不小心就陷了进去。

看到主角出来的时候,毛青民有一种熟悉的感觉。莫长安这次写的主人公似乎是和他父亲是一个时期的人,就连遇到的事都很类似。

但篇幅不大,这一段很快就过去了。

一直到结束的地方,他才知道刚才心中的那一抹熟悉是从何而来。

原本在结尾会有一个编者评价的地方,变成了一则寻人启事,而上边所有的那几个名字他都非常熟悉。

一个是他父亲的名字,一个是他二爹的名字,而最后一个,则是他从小就从父亲嘴里听到的父亲的小师弟的名字。

他父亲临死之前,遗憾有二。一是没有把打铁花传承下去,二就是当年乱世中把小师弟弄丢了。

他父亲和二爹不认识字,来到H省的一个小村落一住就是几十年。纵使有想找人的想法,也没办法找到。也是他在市里站住脚跟之后,才把父亲接上来和他们一起住的。

毫不犹豫地,毛青民拨通了留在上面的电话。

在《华美杂志》那边确认他的身份之后,便把莫长安的联系方式给了他,并让他过去的时候跟他们说一声,他们好对事情的后续进行报道。

下一步,毛青民开始联系他二爹的两个儿子。找到他们父亲共同的小师弟,这可是大事。

——

“喂?大山哥,有什么事吗?”

莫长安前一步收到了《华美杂志》发来找到王老爷子两位师兄的消息,后一步就接到了王大山的电话。

“长安啊,师父醒了,精神还不错,想见你一面。”

大山的嗓子沙哑,一个原因是这段时间天天睡在ICU的门口感冒了,另一个原因是医生告诉他,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