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部分 (第1/4页)

岳锦堂:“您老管她从哪儿来的;反正能赢了韩子章就成。”

梅先生却摇摇头:“这道碎金饭安然做的再好;可比起青精饭却寻常了些;这一道比的却不是美味与否;而是养生之道,韩子章的青精饭;即便不好吃;却能延年益寿;不说太后;就是老夫都想尝一尝呢。”

梅先生正说着,就见岳锦堂的随从凑过来在岳锦堂的耳边嘀咕了几句;岳锦堂低声道:“先生;安然叫顺子传了话过来;说,您老要是想吃青精饭;等回去她给您老做;韩子章的这个就算了。”

梅先生点点头;心里知道,安然既传了话过来;必然是看出了问题;而且,估计也轮不上自己。

大概为了体现青精米珍贵难得;韩子章只用小砂锅蒸了半锅;拿上来分成两小碗;也就够皇上跟太后的;太后先尝了一口;微微皱了皱眉;却仍把一小碗都吃了下去。

皇上刚要吃;忽觉自己的袖子给林兴儿拽了两下;侧头看了她一眼;见她轻轻摇头;心知这奴才颇通医理;莫非这饭里就问题;放下筷子:“今儿是母后大寿;既这青精饭有延年益寿之功;母后自应多食;林兴把朕这碗青精饭端于太后;也是朕的孝心。”

林兴儿心说,皇上真够损的;这是自己提醒;不然,哪会分给太后;别看这母子俩表面上母慈子孝的;暗里却恨不能你死我活。

太后倒也不客气;只是笑着赞了一声皇上的孝心,虽说这味儿不大好;却是神物;多吃必然有好处;故此,把皇上的也吃了;净顾着自己延年益寿了;连她老爹承恩公都忘了。

承恩公本来还巴巴的等着自己闺女赏点儿,让他跟着沾沾光;自己这一年老似一年;近一年身子骨越发不好;若有这东西;岂不正合适;这人越老越不想死;尤其承恩公;借着女儿的光;还想着享大福呢;哪舍得死。

见太后连个米粒都没给自己留;脸色颇有些不好看;自然不敢对太后如何;却瞪了韩子章一眼;韩子章忙叫人传话过去;说回头送几斤青精米到府上;承恩公这才满意。

自然,这第六道饭;就由太后开口判定韩子章赢;两边再一次成了平局。

岳锦堂不免有些焦急;接下来是点心;安然的蜜汁蜂巢糕败给了韩子章的鲜花玫瑰饼;如此一来,韩子章后来者居上;反超了安然。

接下来的一道鱼一道粥;只要韩子章再赢一局;这场御厨大比的胜负就分出来了;从目前来看;韩子章的赢面显然比安然大多了。

正在此时,皇上却下旨休息半个时辰;估摸是怕太后吃多了青精饭;想稍作休息消化消化食。

太后跟皇上前脚一撤;立马就乱了起来;那些下注的大臣纷纷过来找岳锦堂要求加码;之前撤回去的银子,这回更是成倍的加了进来;把岳锦堂气的够呛;这帮势利小人:“我说诸位,这胜负可还没分呢;你们就知道韩子章赢不成。”

承恩公从袖子里掏出一张银票,啪的拍在岳锦堂跟前:“这是一万两的银票;老夫压韩御厨赢。”

众人倒吸了一口凉气;心说,承恩公还真是大手笔啊;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是一万两;这一万两银子可不是个小数目;不过,这要是赢了;那可是翻倍的往回捞啊;不免动了心;纷纷掏银子下注。

却忽听一个声音道:“从现在起,一注最少一万两。”

岳锦堂愕然,看着不知从哪儿钻出来的林兴儿:“你疯了;有这么赌的吗,这赌注也太大了?”

林兴儿低声道:“你傻啊,不弄大点儿,怎么赚大银子。”说着,从袖子里掏出一沓子银票来:“这是两万两;奴才也压韩御厨。”

林兴儿这么一闹;众人心里不禁转了起来;要说太后跟皇上不和;也不是什么新闻了;满朝大臣没有不知道的;所以,心里更明白;今儿这场厨艺大比弄不好就是太后跟皇上过招呢;太后这边儿自然是韩子章;而皇上那边儿就是这丫头了。

前头这丫头虽一度领先;可韩子章的一道青精饭却扳了回来;加上,后头的点心也赢了;剩下两道菜一道鱼,一道粥;这丫头若想赢;必须两道都得胜过韩子章;而韩子章只要再赢一道菜;就胜了今儿的御厨大比。

且,都知道韩子章做的蟠龙黄鱼是一绝;便这丫头再能,还能做出什么鱼来;而下一道就是鱼;由此可见,今天赢的必然是韩子章。

更何况,林兴儿可是皇上跟前的红人;虽是奴才,却也多多少少代表了皇上的立场;她都出手压两万两银子;还用说吗。

众人想明白了,热情空前高涨起来;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