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部分 (第1/4页)

“不知娘娘召微臣到此,所为何事?”等了这么久,看了这么久的母慈子孝,他应该有发问的权利了吧?

裴若善又道了一声“抱歉”,然后放浔儿下地去玩,道,“楚大人劳累奔波,为国出力,是皇上之福,也是大中朝之福,本宫代皇上代大中,谢过楚大人。”

“娘娘言重了,”楚今朝也跟着打起了官话,道,“这都是微臣该做的。”

又拉扯几句,裴若善道:“楚大人不仅心思剔透,且能力卓越,又能为国为民,替百姓着想,又为皇上分忧解难,难怪皇上宠幸,只是,本宫有一言,如鲠在喉,若冒犯了楚大人,还望楚大人不要见怪才是。”

“莫说见怪。娘娘肯赐言乃微臣之福,娘娘但说无妨。”

裴若善低头沉默了一会,似是当不当讲,过了一会儿,才又抬起头来的,道:“楚大人为何如此执着工程之事?本宫只是一妇道人家,身居后宫,本不该插手国家大事。只是此事实非寻常,故也忍不住好奇想探知一二。望楚大人不吝赐教。”

“工程?”本来被宫女牵下去玩耍的浔儿忽然跑了过来,打断他们的谈话,叉腰站在楚今朝面前质问道:“就是你让我父皇不开心吗?”

楚今朝错愕地眨眨眼,对上那一双黑水银的眼珠,一时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她本来就惊讶裴若善会对工程之事感兴趣,如今居然从浔儿这里听到段君铭也在为工程之事不开心。这……她可真是一头雾水了。

浔儿见她不说话,挺胸又上前一步逼近她道:“父皇说……”父皇说“你娘老是想着工程之事”,但是,他还没搞清楚“娘”是什么,所以不能说出来,不然被反问,他就要丢脸了。于是,他思考了一下,改口道:“你老琢磨着工程,让父皇很为难,很不高兴。”

浔儿不会无缘无故说这些,那想必是段君铭真的为难了。楚今朝这下子真是惊讶了。她以为与段君铭早就达成共识了,工程之事,不是在最初他就同意过的么?到如今这些年,只是做着准备而已,因此,她从没想过他会不同意的。怎么,让他为难了?

回头瞅了一眼裴若善,裴若善也点点头,接着浔儿的话道:“楚大人忠心耿耿,想必也是认为工程必能造福百姓,所以才如此坚持。但事到如今,让皇上为难,本宫也看不过去了,所以想为皇上说句话。如果有失偏颇,希望楚大人不要见笑。南北工程不比浔阳城,浔阳城只在浔阳,百姓就算听到,没有亲眼见到总不会有切身体会。但是工程却不同,它贯通南北,牵连百姓甚广。当年南北河运害了无数百姓,如今若再建,恐怕未曾待到它好处出现,倒先引重民怨,无可收拾。”

楚今朝这才知道意识到裴若善邀她来“坐坐”的意图,当下也端正了心态,正色道:“娘娘的考量极有道理,微臣早些年也正是因为担忧这些,所以才奏请陛下出京考察。微臣沿着预定线路全程走了一遍,探访过所有相关的百姓,当时的确有不少反对的,但微臣已经都向他们解释清楚了,也得到了他们的理解与认同。微臣相信,如今再次开工,不会有差。且陛下雄才,若是为难,必是衡量轻重,微臣理解。无论陛下的决断如何,必是于国于百姓最好的决定。微臣身为臣子,定会遵从,请娘娘放心。”

她这一番话一说,直把浔儿说的晕头转向昏昏欲睡,当即无趣地转身掉头又跑了。

裴若善盯着他跑远,嘱咐着他当心,回头看向楚今朝,有些无奈地叹了一口气,道:“本宫岂会不知陛下雄才?只是,本宫所忧心……”她顿了顿,琢磨着该说不该说,最后斟酌一番,还是和盘托出了,“以陛下对楚大人的信任,必不忍拂楚大人之意,只要楚大人想,工程必行。若工程真好,本宫不至于担忧。本宫担忧的是,楚大人心中为工程之事急切,凡事必从积极态度去看,由此先入为主,有些考量恐失偏颇。一个大兴朝已经亡了,望楚大人三思。”

三思?她已经三十三百三千遍地思过了。知道工程之好,不遗余力地想完成,大家却都以为她一心想建工程,丝毫不考虑大中朝,却不知,她心里比谁都害怕着遭遇当初的失败。本来有个段君铭相助,如今,居然连他也被他质疑了。

楚今朝发现,她居然找不到辩解的理由了。

“皇上驾到!”

正当她沉默着不知道该如何应答时,门外忽然传来通传太监的声音。几乎是求救地,她不由自主地站起来,朝他望过去,只见一身锦衣白裘的段君铭正抱着刚刚离去的浔儿进来。

楚今朝连忙要下跪行礼,段君铭却是早一步就避开了她,抢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