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2/4页)

乎不再和他说话。谢雁行却是对她情根深种,心思藏得很深,只是默默护着她。

何言碧看不上舞刀弄枪的谢雁行,千挑万选嫁给了穆家公子穆齐,嫁过去才两年丈夫就三番两次抬妾进门。追求一生一世一双人的何言碧当然咽不下这口气,闹了大半年后和离归家,这才开始考虑当初有意求娶她的谢雁行。

谢雁行生得人高马大,样貌又好,更是几次率军镇压边境蛮夷,在军中威望无人能及。她想着若是嫁了,不知多少人要羡慕自己。只是谢雁行的名声不大好,京中传闻多是说他杀人如麻。父母双亡,早年也被归结于他命格不好,刑克父母宗亲。而且他今年都二十有余了,却连个通房都没有,妇人们私底下都议论他怕是有什么隐疾。

何言碧到底是嫁过人的,参与过不少此类八卦闲谈,心中当然要有百般犹豫思量。但又觉得错过了他,怕是再没有更好的了。她当初嫁入穆家时,何穆两家尚算门当户对,可就算是如今父亲仕途坦荡,压了穆家一头,也是无论如何都比不上谢家的。何言碧的父亲又是混迹官场,自然巴不得和谢雁行攀上关系。

而故事里的何繁实在算是个不大不小的炮灰。

故事进展到今日花灯节,何言碧尚还在穆府与妾侍斗法,何繁却偶遇独自观灯的谢雁行。她与何言碧生来眉眼有五分相像,灯火之下尤甚。居然勾起了谢雁行和何言碧儿时的美好回忆,动了求娶的心思,请人去了何繁家提亲。将军有意求娶商家女,这事儿不需要刻意传扬,街头巷尾也无人不知。京中人人都道何繁是要攀上谢将军这根高枝做凤凰了。

变故在何繁的哥哥何淳和何侍郎之子,女主的弟弟何绍同入会试,卷进了舞弊丑闻之中。何绍才学不行,小聪明却极多,仿得一手好字,听闻何淳是本家旁支,才学出色,就希望何淳可以代笔,替他考试。所谓代考,就是两人同入考场,答卷后在试卷上写对方的名字。

何淳本性正直,自然不肯干。却因此被何绍记恨,袍子内侧竟被人缝了小抄,诬陷怀藏。何繁家无权无势,长子被毁了名声却无处伸冤。而何言碧和离后觉得自己当初选错了良人,要纠正以前的错误,找到谢雁行表露了真心。谢雁行本来就是将何繁看作是何言碧的替身,救下何淳作为对何繁的补偿后改娶何言碧。

本就是普通商家女,哥哥又是个因舞弊入过狱的,婚事黄了在大家看来才是应得的。

那么何大人的嫡女何言碧哪怕是二嫁,比较起来也要好上许多。

此后何繁的名声一毁到底,她身体又差,最后郁郁而亡。

这些情节在何繁心里过了无数回,她改不了大趋势,少受些苦总是可以的。

耳边时而是哄笑时而是掌声。许多人只是围观,除了觉得自己肚子里有些墨水的敢上前一试,大多怕在人前丢了面子。在平时花灯并不难得,但拿到了灯谜可是要在众人面前大声报出谜底的,而且灯楼老板既然是做生意,灯谜总不会出十分简单的让自己赔了本。

热闹了一会儿,抽出的灯谜越来越难,上前的人就少了下来。何繁盯着其中一盏伸出手。

身侧也有一只手,指骨分明,修长有力,几乎是和她同时伸过来。手背轻碰,倒是那人极快地先收回了手。

何繁侧头,正好对上那人淡漠又疏离的目光。他看她的一眼守礼又自然,很快地从她脸上划过。

她心里笑,巧了。

面上却看不出表情,转过脸将铜板塞给老板,亲手解下灯底的彩绳,打开写着谜面的纸。

上面写了一行小字——

“微躯敢一言。字一。”是猜字谜。

青环也好奇地探头看,这时候抽灯谜的只剩何繁一个,围观的人都在等她说出答案。青环小声念:“微躯……敢一言?什么啊……”她挠挠脑袋,她家少爷最擅长这个,以往漳州城的花灯节少爷都能赢不少花灯送给小姐。

何繁自然知道是什么。

还真是巧上加巧,这样浪漫的巧合居然是属于男主和炮灰的。

她似乎是在思考,小小的计时漏已经快见底了,人群里有了善意的笑声,倒是把青环急得不得了。何繁飞快地看了一眼身侧的男子,墨色的身影在眼底一晃,她回答时声音轻软,十分肯定:“谢。”

灯楼老板爽朗一笑,“对了!”

青环笑得像朵花一样从老板手里接过灯,递到何繁手上。

何繁提起灯来打量,悬在她眼前的花灯是由红白纱罗拼凑在一起,垂下来的流苏像是流动的光。上头还有只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