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 (第2/4页)

一套出来,郑重地交给了沈庭生:“沈同志、谢同志,你们是祖国的希望啊!有你们这样勤奋好学的青年在,何愁不能将文明的祖国建设得文明富强呢!你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只管来找我。”

“谢谢,真是太感谢了!”沈庭生虽然不知道谢华香要这些书来干什么,但人家慷慨相赠,还是很感激的。

“好啦好啦,说什么祖国的希望,你们这些大道理我也听不懂,老徐,这个点儿也该下班了吧,咱今天中午怎么也得请两位同志吃顿饭吧!”大姐插嘴。

“要请要请,肯定得请,你先带两位同志回去做饭,我去学校食堂打几个菜回去。”徐校长说,又看了看沈庭生他们两个,“不许推辞啊,再推辞那可就是看不起我们了。”

第48章

沈庭生和谢华香互相对视了一眼; 心有灵犀地都没有拒绝,而是爽快地应下了; 有时候吃别人请的饭也是互相交际的一种; 并不是说就是占了别人的便宜了; 正所谓有来有往才是交情嘛,往后幺妹要在县中学念书; 需要仰仗徐校长的地方还多着呢; 跟他们搞好了关系准没错的。

如果担心吃了别人的不好意思,以后多找点机会送点土特产什么的过来也就行了; 看起来徐校长一家都是好人,值得好好交往。

这小宝是徐校长的孙子; 他的儿子媳妇都是有工作的人; 平时上班忙没有时间带孩子,就把孩子送到孩子送到爷爷家; 让奶奶帮忙带,到了周末才把孩子接回去。

平时徐校长中午饭就在学校的食堂吃; 晚上才回家吃饭; 不过今天既然要请客,那当然是要回家的。

徐校长的爱人姓花; 谢华香她们就叫她花大姐。

花大姐带了他们回家,让他们帮忙看着小宝; 撸起袖子就进厨房忙碌起来。

先蒸了一锅白米饭,然后把家里能找得出来的好东西都拿出来:“你们看,早上不知道要请客; 也没去买什么菜,就家里还有点儿干货,将就吃点儿,千万别介意啊!”

“哪能呢!大姐您拿出来的可都是压箱底的好东西,我看着就流口水了。”谢华香说。

从花大姐拿出来的这些食材,就可以看得出来他们家的生活条件还是很不错的,这年头其实知识分子并不怎么吃香,早些年甚至还被称为臭老九,可以说是很委屈的,也就是这两年待遇才好了些,学校里也不再那么乱哄哄的,还算有点学习知识的样子了。

徐校长他们家能有这样的生活水平,还多亏了把儿子培养的有出息,儿子媳妇都有一份好工作,因为要婆母帮忙带孩子,所以有什么好东西都往这边家里拿。

因为小宝正在长身体需要营养,所以家里经常都会备点儿肉或者骨头给孩子炖汤喝,花大姐把今天早上一大早就去排队买回来的猪扇骨拿出来,把上面大块的肉剔下来,骨头剁成小块,汆水之后加了晒干的攀枝花、薏米、扁豆和刮干净白色内瓤的陈皮在锅里,大火烧开后改成中火炖。

再把一条腊排骨剁了,用温水洗干净,加水煮,煮出味儿来以后,再加进切成丝的饵块和洗干净的小青菜,这就是当地人最爱吃的腊排骨煮粑粑丝了。

花大姐家的饵块做得正宗,是用哈尼梯田的红米,加上一定比例的白米,浸泡之后蒸熟舂碎,在案板上抹上猪油揉成的,做好之后泡在冷水里,能够存放好多天呢!

除了用腊排骨煮之外,花大姐还炒了一个“大救驾”,这道菜还是有来历的,据说还是当年明朝的永历皇帝御口亲封的名字呢!

这道菜在各地的做法都有些许的不同,在花大姐这儿,当然也是因地制宜,有什么材料就用上什么材料了。

把饵块切成菱形的片状,加上刚才从扇骨上剔出来的鲜猪肉片、火腿片、酸菜、鸡蛋、冬菇等等的配料一起炒,准备加上几个泡辣椒的时候,花大姐突然顿了顿,问蹭进厨房来帮忙的谢华香:“谢同志啊,我听你的口音不是本地人吧,能吃辣吗?”

“能啊!”谢华香连连点头,“大姐您放心吧,我最爱吃云南菜了,保证你做多少我吃多少。”

说也奇怪,G市人本就不是很能吃辣的,谢华香她爸妈更是从来都不吃辣椒,她人生的前二十几年,几乎都没有吃过辣。

可是认识了沈庭生之后,跟他吃过几次云南菜,她居然发现自己原来是天生能吃辣的,再辣的菜肴也能吃得面不改色,更是特别喜欢云南菜中特殊的酸辣味道,如今想来,也许就是她跟沈庭生天定的缘分了。

后来反而是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