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部分 (第1/4页)

“其实一个精明的老板在这时候不会直接说任何一个下属的不是。因为他们是为了工作发生的争执,而影响他们作出判断的因素有很多,不管对错,他们都是非常出色的人才。当面说一个员工的不是,不但会极大地挫伤他的积极性,让他在竞争对手面前抬不起头,甚至很可能你会因此失去一个得力助手,而得到表扬的那个下属会更加趾高气扬,也不利于你的管理……

“这时老板就需要假装不知道此事,不去正面引发矛盾,与此同时开展一些以团结为主体的活动或者拓展训练,特意安排几个让这两个部门经理在一起参与的项目,通过游戏的方式来缓和矛盾,然后让整体的团结氛围来消灭个人的小矛盾。”

海珠心悦诚服地点点头:“嗯……对!”

我接着说:“还有一点,这一点,我从秋桐身上感受地最为深刻。那就是,老板要学会做人,不做事!”

海珠看着我:“从秋桐身上?做人,不做事?”

“是的!”我说:“她这一点做得非常棒,起码比我以前做得好多了。”

海珠说:“说来听听,怎么就做人不做事了。”

听我提起了秋桐,海珠的神情似乎有些不大自然,但是表现也还算是说得过去。

我说:“说到这,我就先谈谈‘无为’这个词。‘无为’出自老子《道德经》。他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思是说,事物的最根本规律就是自然,即自然而然、本然。既然这样,那么对待事物就应该顺其自然,让事物按照自身的必然性去发展,不对它横加干涉,不去影响事物的自然进程。当然,老子说的‘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不随意而为,不违道而为……

“当然,任何一个公司,所有机制都是在指导员工向好的方向进步的,员工彼此之间也会因为业绩的不同而彼此较劲、竞争,这时候的激励就要顺势而为……

“比如,秋桐她从来不批评业绩差的员工,相反,她会选择业绩最好的员工来表扬:某某某,这个月工作完成的很突出啊,不过,我对你哪都满意,就是有一点,别太拼命了,早点回家陪陪老婆孩子。”

“哦,呵呵……”海珠笑了起来,接着又点点头。

第0432章 一起分享

“我和秋桐在私下交流时,她的一个观点我很赞同,现在我和你一起分享。”我对海珠说,“秋桐说过一句话,具体问题管理者根本没必要去指出,这里有好的标杆,你只要顺势点一下,大家就都明白该向谁学习,也知道该怎么干了。相反,如果违反规律,而去批评指责那些业绩较差的业务员,这样你不仅给他们带来反面的压力,更让业绩好的员工觉得岌岌可危。”

海珠点点头:“嗯……秋姐确实是有水平,我要向她好好学习。”

“三人行必有我师,其实,在我们周围,不管是比我们强的还是比我们差的,他们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就看你用什么样的眼光去看一个人。”我说:“很多老板的脑袋上都会有自己欣赏的格言名句,出现最多的是‘难得糊涂’,但挂郑板桥这幅字不代表他真的明白什么叫糊涂,相反,很多老板嘴里念叨着‘难得糊涂’,心却比针还要细。计较业务员出差有没有住超过150元的宾馆,计较业务员借公款下了顿馆子……

“对于一个公司来说,组织这个团队的人员有老板、部门经理和员工三部分。三部分各司其职,老板的工作是做人,经理是做事,员工是做技。细枝末节的问题应该由经理来指挥、监管,而不是老板,老板要完成的任务是让员工信服,并乐意跟着你做事情。”

“你的意思是说,做一个明智的老板,要懂得权力下放,是不是?”海珠边想边说。

“对,你理解的很正确。”我笑了:“员工即使犯了错,该去批评指正的也不是老板,而是中间的部门经理。所以,老板需要把自己的角色隐藏起来,把头抬起来,彻底把自己变成局外人,只有当大脑能够脱离繁琐劳动的时候,这样的团队才算是走上了良性发展的道路。

“换句话说,权力下放也是‘无’的一个要求,这个工作暗含的意思是信任,只有老板信任经理,下放权力,部门经理才能信任员工,下放关心,进而员工才能信任老板,奉献责任心……

“从亲历亲为的一把手变成第三者,无疑是需要勇气和魄力的,但也只有这样才能让部门经理的‘权’和老板的‘威’真正体现出来,成为凝系团队的精神力量。”

海珠专注地听着,不停点头,忽而问我:“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