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部分 (第1/4页)

想媳妇儿想闺女想儿子!

也想那一大家子!

又说了几句闲话,李厂长看着周明愈,问道:“明愈,我给你个机会,不如你来我们机械厂上班如何?”

“啊?”周明愈有点懵,愕然地看着他。

李厂长很满意小伙子的反应,吓到了吧,哈哈。

李厂长觉得自己抛出这样大的好处,周明愈肯定会答应,他笑道:“你来了以后不用在车间当工人,直接就进技术科,给你三级工资,以后每两年长一级,很快就能长到八级,怎么样?”

这也是他考虑了好多天才做的决定。

他老婆娘家的侄子一直想让他帮忙把户口从乡下转到机械厂来,他因为那侄子水平不够没给办,其他亲朋好友也不少人都找他帮忙,他也没答应。

没想到却主动开口帮周明愈办,他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呢。

周明愈也彻底呆住,根本没想到李厂长会为他做这个,一个农民,从大队里直接越过公社、县、区,到省机械厂上班,这要是没有天大关系和功劳,根本是不可能的。

一个普通的农民,要想进城,真的比登天还难。

可如果有关系,又是很简单的事情。

只要出身好,关系硬,过了政审,机械厂接收,周明愈转户口和粮食关系就非常容易,还能把老婆孩子都带出来呢。

李厂长看周明愈一副呆住的样子,笑了笑,又催他吃肉,“小伙子长身体的时候,多吃点,好好为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

周明愈看着李厂长花白的头发以及和蔼的笑容,拒绝的话几乎说不出来。

关于他们的未来,其实他和莫茹商量过很多次。

经历过现代大都市快节奏高污染的洗礼,两人心有灵犀地选择留在乡下。

虽然这时候肯定也是城里比乡下好,可如果他们有本事,在乡下也肯定可以比城里过得还要舒服。

只要乡下的生产力提高起来,解决了社员们的温饱,过好日子还是指日可待的。

而这时候因为政策、工农业发展的限制,城市其实也没有特别好。除非是大干部,一般市民家里过得也很拮据。

当然,他和莫茹如果来机械厂,以后拿高工资,日子过得自然也会比别人好。

只是……他还是有些犹豫,他得和莫茹商量一下,不能自己做决定。

其实他还是很喜欢在乡下种地的,那种每天都有新意,每天都有惊喜的感觉,比千篇一律的上班要好很多。

如今他和莫茹在乡下已经基本自主,队里家里都不管他们,想干啥就干啥,想干啥队里也支持。

如果来到机械厂,人际关系非常复杂,到时候可就没有那么自由。

就算他有所贡献,却也未必有当劳模舒服呢。

社会这么大,总是在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他觉得有他没他是一样的。

毕竟他在机械方面的知识储备有限,来到机械厂诚然可以让机械厂有所进步,可这些基础机械,就算他不说别人也可以研制出来,无非就是早两年晚两年的关系。就算可以重新学习,他觉得也未必能有多大建树。

而他的主业建筑城建类,接下来的十年没有可发挥的余地。

当然,如果莫茹想来,那他也会想来的,毕竟来这里可以给孩子城市户口,对他们上学、医疗、眼界、就业还是有好处的。

只是对于七七和小八,他怀疑户口这点优势们有没有用,毕竟他们作为空间之子,真的不是常人可以比的。

他们不会生什么大病,医疗这里就省了。

至于教育,他和莫茹给对孩子的教育更专业更精深,对孩子的启发也更深刻,眼界方面自然也不会缺。

而且他们从乡下也可以考入高等学府,这个他相信他们的实力。

想清楚以后,他的内心就更加坚定,感激道:“李叔,你这么一说,我、我都有点懵,跟天上掉下台东方红似的。”

李厂长哈哈笑起来,调侃道:“你这个小周啊!怎么,我看你有点犹豫,不想来?”

周明愈:“想啊,当然想啊!还有不想进城吃商品粮的农民?李叔你是不知道我们乡下人种地有多难!”

李厂长笑微微的,放下筷子,“来来,我洗耳恭听。”

周明愈笑道:“李叔你别笑话我,我就发发牢骚。在乡下,说是靠种地吃饭,可实际却是靠天吃饭、老天不下雨,我们就愁浇地,老天下雨多了,我们还愁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