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部分 (第2/4页)

侍书道:“我跟这里的丫头说一声,让她们明日好生伺候着,送你们出去。”

“多谢侍书姑娘了。”梅玉立和英莲也都感激道。

侍书这才告辞了,很有些恋恋不舍的离开了。

待侍书离开,英莲道:“虽然探姑娘得了好结果,可是在这天远地远的地方,离家那么远,只怕是一辈子也回不去了,想起来还真是可怜呢。”

梅玉立笑道:“你大约是想着要回姑苏了,想着还能见着你的家人,才感觉比人家幸运,才发这样的感慨吧?”

英莲抿了嘴,有些不好意思地点点头:“我想着能回家乡,心里都挺高兴的。我自幼被拐子拐走,走南闯北,却一直都没回过家乡,在外面吃了那么多苦,一事无成,到头来居然还能得知自己的身世,还能回家乡,说不定还能找着亲人,享受天伦之乐。这可真是件让人兴奋的事情呢。”

梅玉立道:“好了,这些还是在路上慢慢想吧。今儿也该早些睡了,明天一早要上路。”

英莲却揭开侍书刚刚送来的另一只红绫盖着的托盘,却看见里面是几个金锭,还有一些碎银子。另还有几只钗环,显见得是给她们妆扮的。

英莲便道:“这个贾府三丫头还真是有情有义,做事也细致,行事为人大方有度,一点儿也不像是庶出的。难怪有这么大福气。阿弥陀佛,我只愿她福寿绵长,多子多福。”

梅玉立笑道:“庶出的正出有什么不同?人好就成。你也论起这些来了。”

英莲撅撅嘴,道:“庶出的虽然也一样的富贵,可地位就不一样了,旁人的眼光,旁人对待的方式,也多会养成一些怪癖之人。便是世子妃的亲兄弟,你便是没见过,大约也听说过,可真是不成材,最是小家子气。”

梅玉立点头:“这话也是。门第之念有一定的道理,但也不能全拘泥于一种固有的模式,不然就会产生太多的悲剧。好了,不说了,还是早些睡了吧。”

两人说说笑笑,洗漱着睡下,一夜无话。

(一百五十一)避见夫君别道远走 重回姑苏旧友重遇

第二天一早,梅玉立和英莲也都起床,宫女送来早点,两人用过,然后便有小黄门来请她们出门,又备了马车让她们上车,送出了宫。小黄门只送宫门口,便不再送了,只吩咐车夫将梅玉立两人送到她们想去的任何地方。然后回来领赏。

在车上,英莲问道:“我们要不要回原来的住处去拿东西啊?还有春兰,我们要不要去接她一起走?”

梅玉立想了想,道:“嗯,去看看吧。按说主帅进大理城,想来也只有淳王爷进城,二爷护送,北静王和其他将领留守。宝玉他们可能也会跟着进城。不管怎么样,还是去看看。”

马车沿着官道往南走,刚出城门不久,就见对面来了一大队人马,旗帜鲜明,前面专有人开道。

车夫忙将马车拢到路边,让那些队伍先过。

梅玉立和英莲也都知道那就是进城朝贺的朝廷大军里的统帅们,便悄悄掀开车帘一道缝,偷偷往外瞧,只想看看,甄玉焱会不会从自己面前经过。

前面扛旗的前导的士兵过去,又是举斧钺刀枪仪仗的士兵过去,然后便是近卫随从骑马前导过去几对,接着便是淳王爷长衣阔袖,穿着整整齐齐的九蟒王袍,高手大马,人物俊秀,却又甚有威严。身后紧跟着便是甄玉焱,此时也不穿盔甲了,也是身穿武官朝服,儒雅潇洒,当真是人中龙凤,令人望之心折。

梅玉立眼看着夫君从自己身旁经过,却无法与之相认相诉,那种咫尺天涯、生离死别的无助感觉席卷了她的全身心。她心痛欲裂,泪如雨下,却不敢出一声。

眼看着甄玉焱过去,后面跟着一些别的官员以及随从士兵,其中甄宝玉、草上飞和柳湘莲、尤三姐也在其中,还有就是身穿苗服的红月骑在马上甚为抢眼。只见她左顾右盼,满面春风,甚是得意。

这些都在梅玉立的心上又扎上了一针,梅玉立默默地放下车帘。英莲也不看了,放下帘子,抹着泪,恨恨地道:“姐姐真不该就这样轻轻地放过那女人。看她那得意样儿!”

梅玉立并不说话,只是闭了闭眼,轻轻叹一口气,把自己的心情稍作整理。

一时人马过完,马车重新上路。再过了一个时辰就到了当初梅玉立和甄宝玉等人临时找下的住处。

梅玉立并不下车,英莲下了车,试着往那房里走去,叫道:“春兰,春兰,你在吗?”

ps:

梅玉立解除了朝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