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部分 (第1/4页)

“二位道友能从中吸取教训并做到明悟,也是贫道的荣幸。”赵青山见所有人都站了起来,也只能端起茶杯,起身笑道:“无需多谢。”

“请真人满饮此杯。”明修和静心相视一笑,端着茶杯举到了额前,以此来表示二人对赵青山的敬仰之情,以及感谢之心。

致谢之后,众人重新坐回到凳子上,直到这个时候,明修才在一旁问道:“对了,还未请教真人去”……”

静心正待说话,却被赵青山一个眼神制止,接着赵青山才笑了笑,说道:“贫道姓赵名青山,有一徒儿道号玉姜,云游天下,居无定所。”

“赵真人这才是真正的高人啊!”简简单单一句话,却让明修露出了羡慕的表情,他说道:“若有机会,贫道也想携小徒一名,云游天下拜访名师”……只可惜观内事务繁忙,眼下却是没有这个机会。

“身在红尘,何处不是清修之地?所居之地并非关键,重在一个心字。”赵青山含笑道:“心若开放,则天地咫尺,心若自由,则万里通达。”

“多谢真人指点。”明修和静心对视一眼,这道理他们都懂,可不知道为什么,从赵青山嘴里说出这番话,就跟真理似地?二人齐齐起身对着赵青山施了一礼,而赵青山则是稳稳的坐在凳子上,含笑不语。

这一晚的宴席,就在这种融洽和睦的气氛当中欢快进行,从赵青山嘴里时不时蹦出的一句两句大路货,都能引来一阵敬仰的模样,让赵青山简直跟吃了仙丹似地,爽地不得了……果然,还是高人形象比较适合自己啊!

晚宴从傍晚五点四十多分钟,一直持续到夜里将近十点钟,临散场的时候,明修望着赵青山的眼神,就已经变得和静心差不多了。

明修站起身来,一脸敬佩地说道:“听真人一席话,胜修二十载!他日真人若有空闲,还请莅临八仙宫,不吝赐教。”

在一圈恭维的话语当中,赵青山保持着高人的形象,含笑点头,步伐潇洒地走出了万寿八仙宫的大门,看着赵青山离去的背影,明修站在门口一脸唏嘘地说道:“贫道何时才能达到真人这样的境界啊?!”

明修身旁的一个弟子,却是站在边上迟疑了片刻,小声地说道:“师傅,我说句您不爱听的话……我也没觉着这位赵真人有多厉害啊”……”

“不得放肆!”明修脸色一板,两眼一瞪,十分严厉地说道:“赵真人可是一位真正的道家真修,将来那是有登仙希望的高人!不得无礼。”

“去”……”这徒弟被明修严厉的话语一通训斥,当场就吓得缩了缩脖子,讪笑了一声,却是不敢再质疑下去了。

也就在这个时候,又有一个明修的徒弟走了过来,望着明修问道:“师傅,这位赵真人好像很厉害的样子……不知道跟龙宿山青云观的那位青城子真人比较起来,他们二人又是谁高谁低呢?”

“这,……”明修犹豫了片刻,才说道:“应该还是青云观的青城子真人比较厉害吧”……但是,像青城子、赵青山这样的道家真修,任何一个都是我们需要仰望的存在!!”

“为什么呢?”边上几个道士甚至没听过道家真修四个字,不约而同地追问了起来,脸上都露着好奇的表情“就因为道家真修有成仙的希望?”

“也不尽然。”明修摇了摇头,眼眸中流露出一丝狂热的渴望,他用十分深沉的语气说道:“如果说我们这些道士是庇者于大树之下的蚂蚁,那么,这些道家真修就是为我们撑起一片树荫的丛林,我们在享受前人留下的果实,而他们,却用自己的方式,在开创着更加光明的未来!”

明修身边的几个道士都是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有些听不明白明修话语当中的意恩究竟是什么,但惟独一点他们听懂了,道家真修指的就是一群十分牛逼的道士,而这个赵青山赵真人,就是其中的一员!

事实上,明修的话并没有太多错误,道家真修们存在的意义,除了登仙得道之外,还要在前人留下的基础上,总结出自己的一套理论,并将这套理论逐渐完善,最终形成一个全新的体系。

打个简单的比喻,明修这样的普通道士,就像是使用那些产品的普通消费者,而道家真修们,则是那些背后的科研人员,他们总是在寻找着新的突破方向,如果没有了道家真修,道教前进的脚步,就会被大大的放缓。

六百多年来,道家真修的数量在不断地减少,道教的势弱,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道家真修的缺失,导致了道教全面停顿在座山吃空的局面当中难以脱身,大大限制了道教的发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