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部分 (第2/4页)

信任的将领担任。可没想到,姚克时运不济,竟赶上了巴特隆的叛乱,想退也退不下来了。

雷川在军校读书的时候,姚克曾做过他的老师,他对姚克的学识修养也深为叹服。如今能跟自己当日敬佩的老师一决高下,雷川感到非常兴奋。他马上下令包围姚克的军队,很快二十几万大军就将驻扎在坡顶上的姚克的两个军团和两万多逃兵围了起来。

雷川指挥军队向驻扎在山坡上的两个龙骧军团发起了冲锋。但龙骧军团装备精良,训练有素,雷川的军队一波又一波的冲杀,就仿佛气势凶猛的惊涛骇浪冲向了孤岛上的礁石,一时间只见波浪滔天,势不可挡,可一**冲锋过后,礁石依然坚强地屹立在那里,纹丝不动。

雷川又命令军队冲了几次,他发现敌人的阵脚很稳固,根本冲不动。帝国的王牌军团,果然名不虚传。雷川纵横大陆这么久,击溃的军团难以计数,今天终于遇到了一个能顶得住他雷霆一击的对手了。

雷川也不着急,他下令停止进攻,然后命二十几万大军围绕伍家坡上的守军扎起了绵绵密密的连营,将敌人围了个水泄不通。雷川的意图很清楚,就是要用多于对手数倍的兵力将深陷重围的姚克和他的两个龙骧军团慢慢地全部吃掉。

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如果能全歼这两个军团,击毙或活捉大名鼎鼎的龙骧大将军姚克,就会对敌人产生一种极大的威慑力量,敌人的士气就会遭到沉重的打击,金甲战神和他的雷霆军团不可战胜的神话将会深入人心。更重要的是如果姚克的这两个军团被歼灭,整个马邑防线的左翼将会因此而崩溃,而马邑城的身后将暴露在雷川的兵锋之下,这样一来,雷川将在这场战役中处于极有利的态势。马邑防线离全面崩溃也就不远了。

深知这一点的不仅仅是雷川,还有星月帝国的总理军务大臣丁国昌,丁国昌现在竟比深陷重围的姚克还要着急,他马上命令支援北边防线的两个龙骧军团立即回撤至马邑城外,以协防马邑城,同时命令在马邑城内的两个虎贲军团和驻扎在马邑城外的三个地方杂牌军团迅速前往南方增援姚克,他想用这十五万生力军来解伍家坡之围,击退雷川,重新巩固左翼防线。

丁国昌的指挥中规中矩没有任何问题,问题是他低估了敌人的速度,尤其是一直在北方打仗,看上去筋疲力尽的两支游牧民族军队的移动速度。

支援北边防线的两个龙骧军团接到命令后,立即回撤,准备协防马邑城,可在行军途中突然遭到连夜长途奔袭的数万呼尔巴什族骑兵的截击。两支龙骧军团一时竟无法向马邑城靠拢。

丁国昌急得直跳,连下了几道严令,让这两支龙骧军团的提督无论如何也要冲破敌人的拦截,如若不能就要按军法处治。现在的马邑城只有两个军团区区六万人,实在是太危险了。

这几道命令刚下达完,就听探马来报,乌拉特族大汗烈烈维奇亲率数万骑兵突然出现在马邑城外。这个消息虽然在丁国昌的意料之中,但依然让他心惊肉跳,更让他感到恐惧的是第二个消息:匪首巴特隆亲率三个步兵军团出了石门关正向马邑城逼近。

丁国昌颓然坐在了帅椅上,敌人佯攻两翼、主攻右翼、围困姚克的主力军团等等等等都是虚招,只有攻打马邑才是他们真正的目的。他现在终于看到了敌人的底牌,这个底牌大大出乎他的意料,竟然是伪帝国的皇帝和长于攻城作战的三个步兵军团,而自己的底牌就只有困守孤城的两个军团。现在的情势对丁国昌十分不利,二十多万大军被雷川牢牢牵制在马邑防线的南端,而驻守北部防线的几个步兵军团行动过于缓慢,两支南撤回防的龙骧军团虽离马邑城很近,可就是无法突破敌人的阻截。而乌拉特族的数万骑兵和巴特隆的九万攻城部队很快就会对马邑城形成合围。

丁国昌被逼无奈,冒着被皇帝陛下斥责甚至降罪的危险向帝**务院上书,请求军务院派遣一支军队前来救援,这支军队就是帝国最后一支王牌军──守护东都的羽林军。

《星月帝国》第七卷突破重围第六十三章初生牛犊 帝国历350年11月7日,帝**务院指挥中心巨大的沙盘前,皇帝刘度凝视着马上就要被蓝色敌军模型包围的一块方城模型,这就是眼看就要陷入重围的马邑城。这块方城模型上竖着一面红色小旗,这面小旗在刘度的眼里显得弱不禁风,摇摇欲坠,他几次下意识地伸手去扶那面小红旗,又几次将手缩了回来。刘度的两眼干涩,脸色青灰,脸上有一种无法宣泻的愤怒导致的紧张,他的手中紧捏着导致他愤怒的丁国昌的求援信。他紧抿双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