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 (第1/4页)

缢钟鸵话闳崮骞饣��倘兹椎南覆菰犊此魄嗌���慈此莆蓿�劣谡饩涫�那懊嬉痪溆械恪�娣缜比胍梗�笪锵肝奚��母芯酢薄�

胡蝶为了多找些话题和晓风聊,于是问道“怎么远远看去就能看到,而走进了就不能看到呢,难道诗人是近视眼的反面远视眼啊?”

晓风:“不是这样的,关键是一个视觉问题,就像你欣赏一幅画一样,站得远了能看到大致轮廓,不能看到局部,这样就会产生整体美,当然要画得有够养眼的那种画;当你走近看时,能看到画中的每个细节,这就叫局部美,所以呢,用视觉来写诗也算是大创作了”。

胡蝶以为晓风很懂画,其实零点一窍都不通。

晓风:“下面这句有点新意,诗句是‘一从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

高清冲动不已,说道:“耶?古人都知道新上海啊!”

晓风:“就知道《上海滩》,这句是说梅花零落了,就像一个少女,卸去了妆一样,海棠花开了,就像少女刚刚涂抹的新鲜口红一样的诱人,是不是啊?胡蝶,你每天都会梳妆打扮吧”

胡蝶回答道:“我可比不上梅花,海棠的美”

晓风:“别谦虚了,嘿嘿,过度的谦虚就是骄傲,适当的骄傲就是谦虚嘛”

胡蝶:“不跟你贫嘴了,你会说,那就继续说吧”

第三十一章 春诗几度迷人心(二)

更新时间2011…7…23 19:33:31 字数:2952

晓风:“那我就讲最后一句,这句是‘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工夫织得成’,如果把这句更改成‘城郊油菜花如毯,多少寒霜才能成’不就能体现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景观吗,世界万物不是一日而生成的,都是要经过风风雨雨后才变得美好的,所以我们要戒掉急于求成的心态,脚踏实地地做事”

高清:“好像有些扯远了”

晓风:“还远啊,这么近,你看你眼前这些油菜花,在初长时,它们还是小菜苗,只有经过寒冬腊月,大雪重压才能长得这么花枝招展,艳丽动人。大多成功人士都是经过失败洗涤的人,好了,我的诗句搞定了,该下一个了”

青松发现素颜一直没怎么说话,想让她融入到这活跃的气氛中去,于是对素颜说道:“素颜,你讲一下你的词句吧,我陪你一起讲”,素颜得到青松的承诺后,文思开始涌动,一首宋祁的《木兰花》出现在她脑海里,她于是把词先向大家说了出来,内容是:

东城渐觉风光好,毂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月向花间留晚照。

素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这首词的上片描绘的是一副生机勃勃,色泽鲜明的早春图,下片表达了宋祁对美好春光的留念之情”

青松:“把词中的意象分析给大家听一下,要不然他们就如雾里看花了,只知其语不知其美”

素颜:“好吧,词的上片是说在城的东边游玩时,被春风一吹顿觉春天的景色是如此迷人”

高清此时问道:“为什么不是城的西边,而是东边呢?”

素颜:“古人喜欢用‘东’字表示新事物和欢愉的心情,而‘西’字一般都代表了人们的愁绪忧心,难道你没学过李清照的‘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啊,还有就是许多古人写西边都与什么离别啊伤感啊年华已去不回头啊等等情景联系着,再如李密的《陈情表》里的‘日薄西山’,这不就表示人快不行了吗?还有像什么‘驾鹤西去’这表示人已经彻底走了,现在你该知道不用‘西’而用‘东’了吧?再说了,我们国家处在太平洋西岸,亚洲东部,一到春天自然是吹从海洋上吹来的风了,而秋冬时节才吹西风,可别相信三国中孔明的借东风。所以写秋冬时的诗词句也多与‘西’联系着,还有疑问吗?高清”

高清:“哦,这样啊,你,地理学得不错,还拿来分析词句。我,暂时没有问题了”

素颜:“瞎编的,谁懂啊。下面那句是说波浪在迎接远方客人坐的船,这有些把水波拟人化了,其实也是如此,波浪会把船推向前方,那个‘迎’字很有特色。之后的‘绿杨烟外晓寒轻’这句中用到了古人常用到的意象,就是杨树,烟花了。什么‘杨柳岸晓风残月’,‘烟花三月下扬州’等等,反正像漫天繁星那么多。后面的‘红杏枝头春意闹’可是句差不多有一千年的人们都在吟它呢,也就是句不足千年的古名句,我不用说大家也明白词人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