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部分 (第2/4页)

相救的马可儿却展现出了强大的势力,这种实力让宋度宗感到震惊。在自己的势力消耗殆尽的时候,却发现马可儿的实力如此地强横,宋度宗的心理失衡了。

马可儿通过宋度宗的举动,明白了自己和宋度宗之间的平衡开始破裂了。宋度宗名义上让马可儿统帅全国之兵,但是却根本不给马可儿一兵一卒,让马可儿带着自己的私军前去抗击忽必烈的几十万大军。

如今的宋度宗据好比一个在赌桌上输光了赌徒,却猛然发现除了自己输光之外,其他的人都过得很好,不仅仅是击败自己的敌人,就是自己的盟友也过得很好,而且还展现出强悍的实力。于是输光了一切的宋度宗出手了,下旨让马可儿抗击忽必烈,是抱着让马可儿和忽必烈两败俱伤的心理,回到临安之后,又下旨拦住了想要增援马可儿的柴良和段枫。更是于前日招揽不成之后,设计软禁了柴良和段枫,夺走了柴良和段枫从云南带来的二十万大军的兵权。如此一来,宋度宗感觉到自己有资格再一次回到赌桌之上了。但是他还在隐忍着,而且他在心里也很矛盾,不知道怎样处理和马可儿之间的关系。

一方面,如果是忽必烈最终取得了胜利,那么宋度宗就没有别的路可走,只剩下一条路,就是趁着忽必烈和马可儿相争之后,损失严重的时候,倾自己手中刚得到的二十万大军给忽必烈重重的一击,能够彻底消灭忽必烈更好,就是不能,也要打残忽必烈的势力,让他在二十年内再无余力南下攻宋。

另一方面,如果最终是马可儿战胜了忽必烈,宋度宗便感到了为难。宋度宗感觉到了自己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知道自己不久于人世。自己的大儿子在政变中已经死去,如今只剩下一个四岁的儿子。如果自己死去,自己的儿子继承皇位,马可儿会如何做?君弱臣强,这是皇家最忌讳之事。一个皇上在传位之前,一定会为自己的儿子扫清一切可以威胁到他的障碍,更何况宋度宗的儿子只有四岁,如果说宋度宗会在自己死前杀掉马可儿,这谁也不会觉得意外。

此时的大宋已经乱成了一团,襄阳的失守,皇帝的亲征,建康府的失败,像飓风一样刮过了整个大宋,大宋的人民惊慌失措,纷纷地离家出走,向着更南的方向奔逃。但是紧接着传来的消息又让他们欣喜若狂,一字并肩王带兵出征了,在建康府拯救了当今皇上,并且大胜了忽必烈的四十万大军。更是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连续战胜忽必烈,剿灭忽必烈十五万大军,将忽必烈一路赶到了襄阳城外。如今大宋和蒙古又恢复了最初的对峙,大宋的百姓也重新安定了下来,在他们的心里面,觉得只要一字并肩王出征,就不会有问题,一定会把蒙古军队打得屁滚尿流。

这一日凌晨十分,天地之间忽然雷声滚滚,仔细一看,原来是马可儿的四十门火炮射出的浓烟滚滚。几轮炮轰之后,襄阳城对面的蒙古大营已经被轰得一片狼藉。战鼓声声,万马奔腾,陆秀夫亲率大军,攻向了蒙古大营。

休整了十天之后,马可儿终于发动了对蒙古大营的总攻。忽必烈在马可儿炮轰大营的时候,心中是深深的无奈。对于这种凶猛的火器,蒙古大军完全失去了抵抗的能力。虽然兵力上占优,但是在大炮的面前却没有丝毫的反抗能力。

经过几次抵抗之后,忽必烈一路败退,唐粥,许州,郑州,开封,潞州,大名府。马可儿一路攻占了大名府,连续收服北宋时期丢失的领地,一路上的城池上插满了大宋的旗帜。每攻下一个城池,马可儿都会留下五百士兵留守,然后继续尾随着忽必烈进攻下一个城池。

这是一场迅雷不及掩耳的闪电战,火力强悍和行军的速度是成功的关键因素。

马可儿进攻到大名府之后,虽然把忽必烈的大军打得只剩下了十几万人,但是马可儿的军队也由十万人减低到五万人。而且军备物资消耗的厉害,马可儿只好停下了继续进攻,在大名府开始了整顿。

马可儿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征兵,把北地从忽必烈手中夺回来的州府完全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然后就地征兵,就地训练,并且将万鼎换到了北地,开始在北地建厂,生产军备物资。

其实马可儿完全可以继续向着蒙古冲杀过去,至少还能够占据几个城池。但是马可儿没有,马可儿深深地知道,如果继续下去的话,就算是能够多占几个州府,自己的实力也会再消耗几层。到了那个时候,同样消耗厉害的忽必烈不会也无力作出什么举动,但是已经有些恢复过来,并且掌握了柴良和段枫二十万大军的宋度宗恐怕就不会坐视不理,很可能会趁着马可儿势弱的时候,在自己临死前杀掉马可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