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部分 (第1/4页)

“啊……”赵匡义看着胸前的一只长箭,半天才反应过来自己是中箭了。

“大人!”“巡使!”……

赵匡义听着耳边乱糟糟的声音,缓缓地倒下了,印入眼中的是晨间蔚蓝的没有一丝云彩的天空。自己很快就将得到蜀国了,能将郭荣和周宪的孩子拿下了,他怎么会死在一个普通士卒的箭下?不会的,不会的……

赵匡义没了气息的时候,双眼还是大睁的,带着不敢置信的意味,死不瞑目。

丰哥半边身子泡在江水中,看着木板上一箭就射中蜀军主将的陈树根道:“想不到陈大哥你的箭法如此之好,之前我真是班门弄斧了。”

陈树根垂下大弓,看木板往下浮,忙翻身下水,咧开嘴道:“小郭校尉你年岁尚小,等你像我一样在军中磨了几十年,也会折磨出一招保命的绝活的。”

丰哥笑了笑,没说话,因为他冷得够呛的,加上铁甲,那木板浮浮沉沉的危险极了。待他被曹彬找到时,他同其他人一样,早已被深秋的江水动地一脸的惨白。

曹彬看着丰哥的样子,一把扶着了他,不顾及他人的目光将他带回了船舱,“快去传军医来!”待丰哥安置妥当了,他才带着水军杀向了乱成一团的蜀军,但蜀军被杀得溃不成军死的死降的降后,他才在手下的回报中去看了蜀军主将的尸体,待看清是赵匡义后,他的脸更加沉了。

好半天才曹彬才叹了声道:“留他一个全尸,在岸边找个地方埋了吧。”如此也算是给了赵匡胤的面子了。

丰哥经冷水一泡发起了烧,虽然错过了周军攻占夔州城之机,但是因为他是第一个发现蜀水军的偷袭的,也算是立了功,很快他的校尉又升了两级,他同营的几个像是朱二牛、陈树根等大多得了不等的封赏。不过最让人侧目的是自然是丰哥了,他不但从御侮校尉升到了六品的振威校尉,养伤期间,从大帅周岭,到曹彬、王正屿、李穆等大将全都去探望过他,惹来丰哥营下的兵卒们也好奇不已。

“你让人将赵三葬了已经对赵家仁至义尽了,何须还耿耿于怀?”阿久见曹彬一直有些低沉,便劝道。

曹彬叹道:“我同赵家兄弟也算是少年就认识了的,赵三郎虽然死有余辜,但是却没有留下一点血脉,赵家老爷和夫人势必还是会伤心一阵的。”

“便是他不死,他又如何留下血脉来?你莫要忘记了,他是蜀国的内侍!”阿久冷笑道。

曹彬闻言只得叹息。

阿久不知道赵匡义并非货真价实的阉人,曹彬自然也不知道了,他们心中各有所感的时候,远在峨眉山的费贵妃木然地坐在房间里,看着紧紧闭着的房门,一直等着刘楚的出现,她知道只要回了成都,她就有机会将自己有孕之事告诉孟昶,那么赵匡义,这个敢给国主戴绿帽子的人还有活路么?

当阳光洒进了窗格时,听着门外的脚步声,她微笑着起身了,便是死,也要让赵匡义先死才甘心!

蜀湘平比赵氏儿孙

显德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蜀国国主孟昶易冠出城投降,蜀国灭。

“曹叔父,侄儿欲随你一道入大理。”丰哥知道曹彬的诸将在成都府议完事后,匆匆去了曹彬的住处求见。

曹彬一愣随即反驳道:“如今已经入冬,过不多久就到年节了,陛下和娘娘定盼着你回汴梁城去的……”

“曹叔父,如今正值冬日,正是渡河的好时节,南诏古地在唐时本就是中原领土,侄儿也不过是随着叔父你走一趟罢了。阿爹知道定不会说什么的,至于阿娘,我只要在明年三月前阿娘生辰前回转汴梁便成了。叔父不要担心,我会同舅舅说的,身边也有足够的侍卫随行,况且我的身份至今无人知晓,应当没有什么危险的。”丰哥直接道。

曹彬想了想大理如今的状况,自二十年前大义宁王朝中爬上通海节度使之位的段思平,联络南诏白族各大姓、滇东彝族三十七部和各派地方势力起兵,推翻了大义宁王朝后,建国大理,自立为帝。初时,因中原内乱,中原对大理自顾不暇,而大理也自许与中原同为帝国,直到几年前,大周国事日盛,方才一改之前与中原断绝之姿态,遣使节至汴梁求和的。如今大理主政的乃是广慈帝段思聪,想到他的年号居然广德,曹彬心中就很不舒服,自然也不难理解汴梁天子对大理使者的冷漠态度了。

“若是周帅同意了,我自然也不多说什么的,只是你最好还是亲笔给汴梁写封书信向陛下和娘娘说明一二的。”

丰哥听曹彬松了口,大喜,忙道了谢,随往周岭住处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